陈白尘(1908年3月2日-1994年5月28日),原名陈增鸿,又名征鸿、陈斐,笔名墨沙、江浩等,江苏淮阴人,中国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小说家。1930年,陈白尘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曾在南国、摩登等剧社从事戏剧活动。1932年7月,他任共青团淮盐特委秘书,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狱中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独幕剧。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抗战开始后,陈白尘在各地坚持进步的戏剧活动,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有《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岁寒图》《升官图》等。解放后,他参加创作了电影剧本《
宋景诗》和《
鲁迅传》等。文革后重操文笔,1978年任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戏剧影视研究所,培养了许多戏剧人士。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陈白尘对于讽刺喜剧有着独到的贡献,被誉为“
中原地区的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
个人经历
陈白尘( 1908年03月02日——1994年05月28日)原名陈征鸿、陈增鸿,又名陈斐,曾用笔名墨沙、江浩等。1908年3月2日出生于
江苏省清河县城(今江苏省
淮安市)一商人家庭。中学时代就接受“五四”新文学影响,写新诗和白话小说。青年时代在上海求学。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从事戏剧活动,曾参加南国、摩登等剧社。后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7月任共青团淮盐特委秘书,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独幕剧。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抗战开始后,在各地坚持进步的戏剧活动,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有《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岁寒图》,《升官图》等。解放后参加创作了电影剧本《
宋景诗》和《鲁迅传》等。1977年创作了历史剧《
大风歌》。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1978年后受聘为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戏剧影视研究所,这是国内第一个
戏剧学专业博士点,培养了许多戏剧人士。
学生经历
陈白尘1925年第一次发表作品,1926年初中毕业,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同年加入
中国国民党,从事进步的学生运动,和共产党人有了初步的接触。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后,退出国民党。此后,先在
田汉主持的
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学习,后追随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成为南国社的重要成员。1929—1932年,流浪各地,求职卖文,曾赴日旋归,并与友人一起组织过民众剧社、摩登社、南风社等戏剧团体,开展进步戏剧运动。
革命贡献
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并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淮阴特委秘书长,积极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同年9月被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在狱中秘密写作小说和剧本。两年半的囚徒生活,成了他创作上的丰收季节。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做“亭子间作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入大后方,在重庆、
成都市等地从事抗战戏剧运动和革命文化工作。曾参加上海影人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中华剧艺社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为这些剧团写了大量剧本,对掀起大后方抗战戏剧的高潮做出了贡献;特别是“
皖南事变”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组织指示建立起中华剧艺社,在困难的局面下演出了大量优秀剧目,如郭沫若的《
屈原》、
阳翰笙的《天国春秋》、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等,使剧社成为大后方坚持进步戏剧的中坚力量。在此期间陈白尘还曾在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四川省立音乐戏剧学校、中央大学任教或兼课,并担任过《
华西日报》、《华西晚报》、《
新民晚报》等报副刊主编。
经历
1946年回
上海市,在电影和戏剧战线上继续投入反对内战,争取民主运动。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组织地下的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工作者协会。上海解放后该会正式成立,被选为主席。1949年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南方第二代表团副团长、
上海市文联秘书长、
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主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调
北京市任文化部剧本创作室主任。1953年任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后历任作协书记处书记、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66年调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操文笔。1978年任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9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当学为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
小说
陈白尘早期主要从事小说创作。1927— 1929年,有短篇小说集《
风雨之夜》和长、中篇小说《
旋涡》、《一个狂浪的女子》、《罪恶的花》、《归来》、《岐路》等出版。30年代写作的小说,短篇多收在《曼陀罗集》、《
茶叶棒子》、《小魏的江山》3部集子中,中篇则有《泥腿子》单行本问世。
散文
陈白尘也是一位散文作家。《
五十年集》中收了他30年代以来的部分散文作品。晚年散文创作更加成熟,有回忆录似的长篇散文《云梦断忆》(1982)、《寂寞的童年》(1984)问世。
剧本
陈白尘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剧本创作上。从 30年代到80年代,共写作话剧及电影剧本50多部。喜剧和历史剧尤为所长。讽刺喜剧《恭喜发财》(1936)、《魔窟》(1938)、《乱世男女》(1939)、《后方小喜剧》(1940,包括《未婚夫妻》、《禁止小便》即《等因奉此》等独幕剧)、《
结婚进行曲》(1942)、《升官图》(1945)以及根据
鲁迅原著改编的《
阿Q正传》(1980)和喜剧电影《
幸福狂想曲》(1947)、《乌鸦与麻雀》(1948,集体创作,陈白尘执笔)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有的剧本如《升官图》和《
阿Q正传》等在国外有译介和演出。
除喜剧和历史剧之外,陈白尘的代表作还有《岁寒图》(1944),这是一部带有悲剧性的正剧,表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和苦斗精神。它与《升官图》的思想是相通的,只是以不同的美学手段,暴露了40年代
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
著作书目
漩涡(长篇小说)1928,上海金屋书店
罪恶的花(长篇小说)1929,上海芳草书店
一个狂浪的女子(长篇小说)1929,芳草书店
归来(长篇小说)1929,泰东
歧路(中篇小说)芳草书店
泥腿子(中篇小说)1936,良友
曼陀罗集(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金田村(话剧)1937,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
茶叶棒子(短篇小说集)1937,开明
一个孩子的梦(儿童剧)1937,读书生活出版社
小魏的江山(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汉奸(话剧)1938,汉口华中图书公司
魔窟(话剧,又名〈新官上任〉)1938,生活
乱世男女(话剧)1939,上杂
汪精卫现形记(活报剧)1940,重庆中国戏曲编刊社
戏剧创作讲话(论文集)1940,上杂
大地回春(话剧)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秋收(话剧,据
艾芜小说《秋收》改编)1941,上杂;后改名《大地黄金》,1946,上杂
后方小喜剧(独幕剧集)1941,生活
结婚进行曲(话剧)1942,作家书屋;修订本,1960,戏剧
胜利号(话剧)与
吴祖光、
周彦、杨村杉合著,1943,成都胜利出版社
习剧随笔(散文集)1944,重庆当今出版社
岁寒图(话剧)1945,群益
大渡河(话剧,又名《翼王石达开》)1946,群益
清流万里(话剧,又名《文化春秋》)与
田汉、
于伶等合著,1947,新群
乌鸦与麻雀(电影文学剧本)与
沈浮赵丹等合著,1948,艺术出版社
宋景诗(电影文学剧本)与
贾霁合著,1954,艺术出版社
岁寒集(戏剧选集)1956,人文
宋景诗历史调查记(调查报告)1957,人民
哎呀呀!
美利坚合众国小月亮(独幕剧)与王命夫、刘沧娘、黄梯合著,1958,戏剧
美国奇谭(独幕剧集)与米谷等合著,1958,戏剧
森林的炊烟(散文集)1958,北京
纸老虎现形记(活报剧,又名《东风纸虎记》)1959,作家
鲁迅传(上集,电影文学剧本,又名《鲁迅》)与
以群、
唐弢等合著,1963,上海文艺
大风歌(电影文学剧本)1979,电影
阿Q正传(话剧,据
鲁迅同名小说改编)1981,戏剧
阿Q正传(电影文学剧本)1981,电影
陈白尘剧作选1981,四川人民
云梦断忆(回忆录)1983,香港三联
寂寞的童年(回忆录)1985,三联
陈白尘选集(1卷,小说)1986,四川文艺(未出齐)
少年行(回忆录)1988,三联
家庭相关
文革
“文革”中陈白尘属于中央专案组的审查对象,所受精神上的折磨比普通“五七”战士多得多。那是1970年初夏,《
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将陈白尘30年代的名作《石达开的末路》冠以“反共历史剧”的帽子,硬说有影射
中国工农红军之嫌。为了“跟风”,6月22日下午,在中国作协所属的四大队五连,召开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斗争会,批判“叛徒”、“反革命分子”陈白尘的这株“大毒草”。处于这种场合,陈白尘是不敢申辩也无法争辩是非的!他反而坦然起来,干脆随手拣了根柴棍,一个劲地去抠除鞋底上的泥巴,以示无声的抗议……,岂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又被视为认罪态度不好,再遭喝斥。无奈之下,他只有等到晚上,向远在
南京市的夫人金铃写信,倾诉心中愁苦。
好容易盼到1972年春,陈白尘终于得到“恩准”,第一次有了“探亲假”。而此时距离他1966年9月从南京被揪到
北京市挨斗,已有六个寒暑!先是被关进“牛棚”,后又下放干校,再没有和家人见过一面,陈白尘自然是归心似箭,恨不得千里金陵一日还。火车抵宁时,金铃率一子二女前来接站,小女儿晶晶还疑惑地问她:“那是我爸吗?”悲喜交加的陈白尘和夫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到了家中,彼此互诉离愁别绪,真个叫凄凄惨惨戚戚。
家人
金玲原在《
人民文学》当编辑,早在好几年前便被迫在京办了退休手续,变相流放到
江苏省,而
北京市的专案组两次赶去抄家,指着她的鼻子警告说:“你要和陈白尘划清界限!”由于拖儿带女度日艰难,有一次她狠心卖掉了丈夫珍藏多年的
郑振铎所编《
古本戏曲丛刊》,换了500元钱,以解燃眉之急。不久,她又被诬为“
右派分子”,备受歧视。而大女儿陈虹插队农村四年后当上民办教师,虽以优异成绩考上师范却因父母的连累不予录取;独子和幼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陈白尘听罢,既为那套线装书惋惜,心中更为自己的妻儿流泪!好在他是个“乐天派”,转而大讲自己受审时如何“智斗”专案组,以及在向阳湖牧鸭是如何的“快活”,逗得亲人们强打欢颜。过了几日,一家人倾巢出动,畅游了
玄武湖,观赏了
杜鹃花属展,还去中山陵一带野餐,聊祝自己64岁生日。
团聚给陈白尘带来无限的温暖,而“探亲”期间不愉快的事也在所难免。有位近邻一阔脸就变,对陈白尘说话老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还有位“造反派”邻居受命暗中监视他;最让他气愤的是,
江苏省“五七”干校指令他去“汇报思想”,白白花了一天时间,十天假期无形中被打了九折。一天早上,陈白尘本想和刚满16岁的晶晶谈一次话,可才说了一句:“爸爸对不起你,让你小小年纪就背上了‘黑锅’”,已是老泪纵横,父女抱头痛哭。3月16日,当全家人送陈白尘上火车返程时,他听到的是夫人再三叮咛“珍重”,看到的是四双眼睛饱含泪花。心中悲怆,只好将目光转移,不再对视,匆匆别去。
作品
这次经历,给陈白尘留下的印象是难以磨灭的。1982年秋,他应邀去
美国参加国际笔会中心活动,写出了怀旧之作《云梦断忆》,《忆探亲》便是其中七篇之一。金玲为他抄写稿子时,曾直言此篇不如《忆群鸭》写得精彩,陈白尘的回答有二,一是“只有鸭子从没骂过我”,一是“我不愿把亲情写得太浓”。然而,毕竟亲情无价,陈白尘84岁生日时,他为夫人写下了“柔情似水,意志如铁,共患共难,同枕同穴”16字的赠言。1994年5月28日,这位戏剧大师病逝,享年86岁。从此金玲每日在家中他的遗像前焚香三炷,与他私语多时,坚持十年不曾间断,直到2008年金玲去世。陈白尘的长女
陈虹现任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十年前四处张罗,终于推出父亲的《
牛棚日记》,轰动一时;近年又编著出版了父亲的纪传——《自有岁寒心》和《舞台与讲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