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军,生前任空军某航空弹药研究所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终年57岁。从事航空弹药销毁研究20年,先后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1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9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空军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1年11月30日,空军某航空弹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丁军因患
肺癌医治无效病逝。
人物故事
“他为军队的科研事业献出了一切啊!”认识丁军的人都这么说。
1993年8月,
戈壁深处。空军组织的新武器试验演习在这里举行。红、蓝两军新战机不断对地面目标实施轰炸,投掷下一枚枚新型炸弹……
硝烟刚散,一支身着防弹背心、头戴钢盔、脚穿布鞋的特殊小分队迅速向靶区进发,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兵走在最前面,他就是空军某航空弹药研究所总工程师丁军。他们的任务是在天黑之前,将当天演习中飞机投掷下的未爆航弹排除,为第二天演习扫清障碍。
一次执行排除未爆
航空炸弹任务,丁军和战友们发现,一枚未爆的重磅炸弹钻进沙漠2米多深。丁军带着助手李四清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扒弹体周围的沙土。扒着扒着,他的手突然僵住了。他发现这枚重磅航弹的
引信保险已全部打开,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小李,赶快离开!”丁军大声喊道。
“丁总,你年纪大了,你快离开。”
“不行,我有经验,我来!”丁军的口气不容商量。
待战友们远远离去,丁军小心翼翼拂去弹体周围的沙土,做好引爆准备,“轰!”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戈壁滩上升起一团浓烟。战友们跑过去,紧紧拥抱满身沙土的丁总。
像这样惊心动魄的时刻,丁军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获得奖励
为了彻底告别手工作业时代,1994年,丁军和战友们决心设计一套高效安全的拆卸弹药设备。没有图纸,没有资料,一切从零开始。正课时间,他们蹲到车间分解一枚枚航弹,构思工艺流程;业余时间,他们不是到工厂求教,就是到图书馆、情报所查资料。为了工作需要,50多岁的丁军还自学了计算机应用、模糊数学、可靠性工程等知识。经过3年的艰苦攻关,他们终于设计制造出某型航空炮弹拆卸机。经过检测实验,这种机器比手工操作提高效能数倍,更重要的是彻底避免了因爆炸而导致的意外人身伤亡,被誉为“弹药处废走向机械化、自动化的一个标志”,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
近几年,丁军和战友们完成了8个课题,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他潜心写出的《机场排弹》教材,已下发空军部队。
病重危机
医院的护理人员含着泪说:“丁总病重期间,时常背着我们看书、整理笔记。真让人想不通,他即将走到生命终点,为何还如此留恋这‘玩命’的工作?”
采访中,我们在丁军办公室的抽屉内找到一张空白“请假报告单”。所政委姬明玉含泪告诉我们:“我们早就催他休假,可他总是说,等已经探明的147颗
航空炸弹排完再休,没想到……”
望着丁军的遗像,我们不禁想起他生前常说的那句话:“如果人生有来世的话,我还要干排弹这一行!”
人物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空军航空弹药技术勤务研究所原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丁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1月30日下午3时40分,在
南京市逝世。
人物简历
丁军同志,1943年出生于
上海市,196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二系炮兵工程系。即后来迁至南京的解放军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现南京理工大学),1966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解放军1108研究所、安徽省当涂丹阳农场,五机部204所、213所工作,1982年被特招入伍到空军航空弹药试验站工作,1984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技术员、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先后参加了空军“938”、“空箭——94”等重大军事演习,安全顺利地为军地单位排除了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为爆航弹上百颗。他入伍以来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一次,94年被空军评为“优秀科技人员”,4次被空后、空装、空军评为“优秀党员”,2001年6月空军装备部党委作出了《向丁军同志学习地决定》,《
科技日报》、《
空军报》、《装备》、《中国空军》等新闻媒体分别报道了丁军同志地先进事迹。
对党忠诚
对党忠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热爱党,热爱部队,两次入伍到军营,执着追求他心爱地事业。丁军同志经常讲,自己是一个苦孩子,是党把他培养长大,上大学的钱是政府给的助学金,要永远不忘党的恩情。他把对党的感情全部投入倾注在工作上,对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责,每次任务完成后,都认真地给组织作出书面汇报;每次有艰险任务下达后,他都争着去完成;每次在危险时刻,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他对党忠诚,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信念坚定,在完成销毁、排弹任务地同时,经常教育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听党的话、跟党走,正确立身做人。
矢志科研
矢志科研,努力为空军装备事业作贡献。他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有时出差归队连家都不回,直奔办公室。利用课余时间,他先后攻读了高能物理、力学、材料学等10多门相关学科,多次利用出差的机会到工厂、院校、研究所学习请教,在掌握了
俄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
英语和
日语。他努力收集并掌握有关专业业方面的信息资料,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与同志们一道攻克难关,在与年轻同志一道开展科研中,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先后成功地推出了“玻璃半导体雷管”等10多项课题,获得了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发表了21篇较有影响地论文。
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立志献身国防事业。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追求的是他所热爱的国防事业。大学毕业之际,他说服了双亲,选择到条件艰苦的
西北某军工研究所,从事
发射药研究。
改革开放后,他没有满足父母的意愿调回
上海市工作,却选择入伍,到皖东山区的空军某试验站,从事天天与“死神”打交道的弹药销毁工作。他从所总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工作一如既往,一心倾注科研工作,带头参加艰难险重任务。他回绝了亲朋好友为他转业联系好的有关省市的化工院、轻工研究所工作的好意,谢绝了地方公安、人防等许多大单位的高薪聘请,拒绝了军地单位所有酬谢。在住院的前一天,他还自己的研究方案,忍着病痛,准备第二天坐火车到机关去汇报。当躺在病床上时,他仍关心着所里的科研工作,主动为机场工程排弹车的研制题建议,仍然惦念着浙东某地如何实施安全排弹,直到弥留之际。
英勇无畏
英勇无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他说如果是他工作没做好而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损失,那是他的耻辱。他先后8次执行重大军事演习,7次为军地单位处理危险
航空炸弹,排除未爆弹上千颗,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条件恶劣的
西北某地,他和战友一次次冲进靶场,持续奋战,由于劳累过度,他口吐鲜血被同事锁在房间休息,第二天仍争着去靶场,抢着排除那颗最危险地重磅航弹,并让其他人到安全地带,由他独自操作进行引爆。在东南沿海某地查找未爆弹时,他跃进滩涂里,差点被海水卷走。就这样一次次,它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始终冲锋在前,与“死神”周旋。
默默奉献
丁军同志不求索取,默默奉献到生命终点。病床上的他,在给组织的思想汇报中这样写道:“我没有意识到得了这样的绝症,对不起组织,对不起领导,我还有工作要做。”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虽然到过许多单位和机关,认识许多领导和战友,在遇到困难时,他都是自己想法设法克服,从未向组织和领导提过任何个人要求,只求为党好好工作,就在生命垂危之际,他仍惦记着滩涂上那147颗未爆弹。
优秀工作者
丁军同志是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装备战线的排头兵,是新时期党的好干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我们要学习丁军同志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为空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多做贡献。
丁军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