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兴祖
明朝初期军事人物
汪兴祖(1338~1371年),是明朝初期的军事人物,出生于安徽巢县,是张德胜的养子。他曾跟随朱元璋攻破安庆市江州南昌市等地,并在泾江口击败陈友谅的部队,因此升任湖广行省参政。他还跟随大军平定了武昌、庐州,升任大都督府事。之后,他又跟徐达下淮东、浙西等地,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在大军北征时,他攻破了徐州市等地,并招降了元参政陈璧五万余人。此外,孔子五十六世孙孔希举亲临军营,汪兴祖重礼招待,这一消息传开后,东各县纷纷投靠明军,于是顺利拿下了济宁市济南市。洪武元年,他以都督兼右率府使身份,进攻乐安县,攻克了汴梁、洛阳市等地。后跟随徐达进攻德州、元大都,攻下了永平、大同市等地,任晋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佥事。然而,在与傅友德进攻四川省时,他中飞蝗石身亡。后被封为东胜侯。
人物生平
洪武四年夏四月己丑)颖川侯傅友德兵至文州,距城三十里。蜀人断白龙江桥以阻我师。友德督兵修桥以渡,至五里关,蜀平章丁世真等复集兵据险,都督同知汪兴祖跃马直前,中飞石死。友德怒,奋兵急攻,破之。世真仅以数骑遁去,遂拔文州。
兴祖,庐州巢县人。少为张德胜养子。龙湾之战德胜死,上悯其忠,命兴祖嗣其职。下安庆市,击江州,征蕲、黄,平江西省,大战彭蠡,兴祖皆有功,擢为参知政事。从征武昌、庐州,援寿州,升佥都督府事。克海陵、高邮、淮安市,取湖州市,围苏州市,亦预有劳绩,进同知都督府事。从大将军徐达山东省,收河南省,定中原,西取大同市,因守其地。未几,命兼晋王府武傅。人有告其罪者,上宥而弗问,俾征蜀以自效,至是战死。上闻而悼之,命省部议封赠,仍给禄以赡其家,俟其子年长袭职。(《太祖实录》卷64)
明史本传
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兴祖,巢人。本汪姓。既嗣职,从破安庆市,克江州,拔蕲、黄,取南昌市。从援安丰,大败张士诚兵。鄱阳之战,与廖永忠等以六舟深入。又邀击友谅于泾江口。功最,湖广行省参政。从平武昌,遂克庐州,略地至通州而还。进大都督府佥事。从徐达取淮东,下浙西。进同知大都督府事。大军北征,别将卫军由徐州市克沂、青、东平县,乘胜至东阿县,降元参政陈璧及所部五万余人。孔子五十六世孙衍圣公希学帅曲阜市知县希举、邹城市主簿孟思谅等迎于军门,兴祖礼之。兖东州县闻风皆下,遂取济宁市济南市
洪武元年,以都督兼右率府使,从攻乐安,克汴梁、河、洛,还守济宁。与大将军会师德州,帅舟师并河进,遂克元都。徇下永平,西取大同市,将三卫卒守之。再败元兵,斩获无算。时德胜子宣已长,命为宣武卫指挥同知。而兴祖复姓为汪。三年进克武、朔二州,获元知院马广等。帅兵至大同北口,大败元兵,获王保保弟金刚奴等四百余人。未几,命为晋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佥事。四年从前将军傅友德合兵伐蜀,克阶、文,乘胜至五里关,中飞石死。蜀平,诏都督兴祖殁于王事,优赏其子,追封东胜侯,予世券。
兴祖子幼,命与宣同居。以疾卒,爵除。
出土文物
1970年10月份,一个村民找到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报告,说在距离中央门外2.5千米处小土山南麓发现了一个像墓地顶部的土墩,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跟随这位村民前往探看,到了现场看到村民所说的土墩呈十多米长、十米宽长条形。考古专家们对此地进行勘察考古发掘,用了两天时间才挖好清理出来。
经考古队挖掘清点后,汪兴祖墓中出土器物共74件:石墓志1合,用两道铁箍束合,长70厘米、宽67.2厘米,盖厚15.5厘米,上刻篆书“故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东胜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汪公墓”7行42字。志厚19厘米,上刻铭文23行,每行23格,全文456字。
汪兴祖墓出土墓陶瓷器14件,其中陶器2件,缸已残破,韩瓶完整;瓷器12件,计宋元官窑青瓷盘11件,均为葵瓣口,青灰色釉,正反两面冰裂纹纵横,口沿露紫口,底足上釉。明代景德镇官窑高足碗一件,纹饰以龙纹为主,碗内壁印两条四爪白龙,脚踏如意云头,追逐嬉戏,在白釉下若隐若现,碗外壁绘青花三爪龙一条,龙张口翘舌、细颈疏鬣、全身披鳞,为明景德镇官窑精品,非皇家不得用。 青花龙纹高足碗高11厘米、口径12.9厘米、足径4厘米。该墓另有金、银器18件,铜饰件2件,铁器25件,云托日纹金饰件、月纹银饰残件一件,同类器物在明代考古中屡有发现,如苏州市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所出形制相同金饰件、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银饰件等;方胜形金饰件长8.3厘米、宽4.8厘米。
而墓中最惊艳的是一套14块、在正式的冠服制度体系中具有等级、礼仪的重要功能的金镶玉带饰。玉带玉质为润泽纯正、白如凝脂的和田羊脂白玉,其上镂雕云龙攫珠纹。龙首的雕琢尤为精致,回首翘鼻、弯角竖耳、上颚突出、细颈飞鬃,身躯细长呈C形盘屈,素身无鳞、蛇尾,腿部肌肉健壮有力,肘部及爪背阴刻横向平行弧线数道,五爪伸张曲趾呈风车状。前爪持一火珠,珠边有火焰纹,表现了龙的威严之态。玉带板底部皆镶于0.3厘米厚的金托上,金托底部都焊有长穿、销孔和小爪,可以把玉带板穿系、缝缀在革带上。金托背面玉带之葵形銙通长8.8厘米,宽7.9厘米,纹饰采用钻孔镂雕法,以重叠的层次表现出龙身躯的上下盘绕,龙身周围辅以野生灵芝状祥云纹,恰如巨龙在云层间穿越,栩栩如生。图案雕琢精细,层次丰富,立体感很强。 此外,玉带还保留早前蹀躞带形制特色,在两块葵形銙下还带有系挂物什的“古眼”。整体做工精细,形制特殊,纹饰精美,饱满而不失玲珑,留有宋元时期的玉雕遗风。两块铊尾呈圭状燕尾形,通长8.4厘米,宽4.2厘米,与其他葵形带板纹饰保持一致。 后面则是八枚半月形带饰,上琢朵朵祥云,纹饰流畅饱满,润泽无瑕。 这副在考古学界引起很大反响的玉带是迄今为止所见明代职官最高规格的赐授玉带。
参考资料
一介武将墓中竟出土金托云龙纹玉带.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2024-09-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明史本传
出土文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