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对角羚(普氏
藏原羚)又叫滩原羚、滩黄羊等,是隶属,反
偶蹄目、
洞角科 羚羊亚科 原羚属。体形比黄羊稍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肩高约50厘米,体重约15
千克。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色,并略带储石色,喉部、腹部和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臀斑为白色。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
中华对角羚曾广泛分布于
内蒙古自治区、
青海省、宁夏和
甘肃省等地,但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当地藏民虽然并不猎杀野生动物,而牧场等经营性圈地,令中华对角羚的活动范围锐减,族群间交流困难),已濒临灭绝,据统计
种群数量仅300多只,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极度濒危物种",成为《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名列首位的濒危
羚羊类物种。它们在世界上的
栖息地只剩下一处——
青海湖湖滨地区。
上世纪末,
俄罗斯人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考察”时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普氏原羚”的名字即由此而来。
1872年,一支由骆驼和马匹组成的队伍从北京德胜门的高大城门下出发了,这是一支
俄罗斯“考察”队。尼古拉·普热瓦斯基(或译为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一位沙俄军官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普热瓦斯基带领这支考察队准备前往"
青海湖"——青海湖考察。考察
青藏高原和库库诺尔,最终到达
拉萨市,拜访高原雪域上的
藏传佛教胜地和
布达拉宫,这是普热瓦斯基一生的梦想。
除了作为职业情报军官(从
少尉晋升为
少将)外,普热瓦斯基还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自然博物学家,十分爱好收集野生动物和植物标本。在这次考察之前, 1867~1869年普热瓦斯基作为
俄罗斯帝国情报军官,曾经考察过西伯利亚、
远东以及中国的东北。这队衣裳褴褛、尘土满面的人马走过了
内蒙古高原、
阿拉善高原,穿过了
河西走廊,终于爬上了蓝天湛湛、白云朵朵、雪山皑皑、草地无垠的
青藏高原。
这天,在
祁连山脉的山谷里,考察队射杀了几只像黄羊一样的动物,像往常一样,他们解剖了那些猎物,将肉块扔进了沸腾的
铁锅里,留下猎物皮张和骨骼。在随后的几天里,考察队在青海湖畔也射杀了这种黄羊。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次考察中普热瓦斯基后来未能到达
拉萨市。考察在1873年结束了。普热瓦斯基一行在这次考察中收集了40多种
哺乳纲的130张兽皮和
头骨标本、230种近千只鸟类标本、10种
爬行纲的70个标本、11种鱼类标本和3000多种昆虫标本,这些标本送给了
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其中包括其掠杀的那些像"黄羊"的动物头骨和皮张。
中国的业余摄影家
葛玉修,山东人,现任青海银监局纪委书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自然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海青”网站创建人。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的图片,被誉为
青海湖“鸟王”和“中华对角羚之父”。
为拍摄世界极端濒危动物——全世界仅存300余只的普氏原羚,弥补该物种的图片空白,葛玉修起早贪黑蹲坑守候,终于拍到野生普氏原羚的珍贵资料,并以第一人称在媒体撰文呼吁保护,引起了社会关注。
葛玉修对普氏原羚的了解越来越深,图片越拍越好,他甚至拍到了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求偶、交配、瞬间跳跃和直立的照片。看了《普热瓦尔斯基传记》后,葛玉修又有了新的想法,“中国独有的
羚羊物种,连
青海省当地人都不知道,干嘛不能有一个中国名字?”普氏裸鲤“(
青海湖湟鱼)不也早已被”
青海湖裸鲤“取代了吗?”经请教专家并和朋友研究后,葛玉修考虑到它们羚羊的身份,加上
雄性长着一双相向对弯的黑色环棱状犄角,于是发起了给普氏原羚起名“中华对角羚”的呼吁。为增加宣传力度,
葛玉修自费制作了展版,以“青海青”网站的名义与学校和有关团体组织开展了“拯救中华对角羚”宣传签名活动,并在10多家报刊宣传呼吁保护,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他自己亦被誉为“中华对角羚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