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寺
甘肃省平凉市寺庙
位于甘肃平凉市区西郊的龙尾山侧。建于汉代。背依山岩,面向泾河,寺原名兴教寺,后称林隐,安史之乱,太子李亨马嵬“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郡……”,夜宿寺中,翌年称帝于灵武市,寺亦改龙隐寺。明代,韩藩朱冲炑“奉为香火,招僧住持,重修增”,并“置买田地以为焚修之资”。明末毁于兵。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月,有马氏妇至寺焚香,目睹倾颓,慨然以重修为己任,心诚志笃,“苦募十方”,历经十载,于四十年全工告竣。增修“上佛殿五楹,左右配殿各五楹”,在原佛殿前“增修砖台一座,韦驮殿三楹”,旧有南门楼也修饰一新。为之撰写碑文的前庶吉士张岗曾赞叹曰:“不易为者,而竟成于一老妪,亦人之所仅见者也!”
基本介绍
龙隐寺,又称兴教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区西35公里的龙尾山腰。龙尾山东西约见亘5公里,山上林木葱茏,面临泾河,寺建在悬崖上,山的中下部有四眼泉,寒暑不变其形,旱涝不改其盈。有一泉水从石缝间喷涌而出,遇到悬崖后旋转激散,形似以筛筛珠,水珠纷纷滴落潭中,形成平凉市一景“龙隐滴珠”。道光诗人赵青藜有:“泉乳珠垂露,壶心玉贮冰”的赞语。沿山麓有清泉4眼,长流不竭。山坡上植被丰茂,乔木多为青槐、杨、柳、榆、椿以及松柏等。
产生背景
相传唐朝安史之乱时,唐太子李亨曾在此避难隐居,之后李亨称帝,故称寺庙为龙隐寺。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产生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