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根据
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的
北平市,小职员老李有意与文化水平差异悬殊的妻子离婚,但几经周折,最终梦想落空的故事。
三十年代初的北平,财政所二等科员老李为人诚实、腼腆而又充满幻想,收入虽然不多,但养家糊口尚不成问题。妻子吃苦耐劳十分贤惠、儿女聪明可爱,令他深感家庭幸福。但有一件事情一直让他心存几分遗憾,并常觉烦闷,就是身为大学毕业生的他所娶的媳妇却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缺乏风度教养的乡下姑娘。两人除了过日子,很难有什么心灵上的沟通。老李认识了房东的儿媳妇马少奶奶,马少奶奶温柔娴静、知书答礼,但却遭到丈夫的遗弃,常常神色忧郁。老李对马少奶奶渐渐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老李的妻子结识了吴太太和邱太太,二人均正在与丈夫闹离婚,
该片序幕里的笼中鸟镜头是来源于小说《离婚》法文译本对小说的解释,法文译本的标题就是《打开一条缝隙的樊笼》。该片的经费只有107万人民币,连搭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老北京场景都不够。因此,
李晨声在编写剧本时,就考虑了经费的因素,场景尽量从微观入手。再加上当时搭景技术达不到要求,所以剧组就全部用实景拍摄。为使该片富于京味,导演
王好为不仅对服装、道具、光线处理都要求严格,还特别找了北京老艺人专门录制了各种各样各个季节的叫卖声,以增加地域文化特点。
将
老舍的小说《离婚》搬上银幕,最初是
舒乙向导演王好为提议的,因为《离婚》是老舍最喜欢的作品却从未被影视化。在重新阅读这篇小说后,王好为发现,虽然小说表面上没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意义,但深刻之处在于它对灰色人生的否定,对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即使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仍有现实意义。于是,
王好为和
李晨声自告奋勇向
北京电影制片厂提出改编这部作品。
该片以老李为主线,通过平凡百姓生活,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戏剧性故事和黑色幽默。片中人物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悲剧成分,那些想离婚的太太们既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同时也因其脆弱的社会地位而在与男人的争斗中变得庸俗
变态。《离婚》虽然表现的是“离婚”,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离婚,这一方面显现出一种共同的无奈与悲哀,也充分表现出中国式解决问题的理念和中国人的某种劣根性。(豆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