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籍浙江镇海,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上海。一九四七年随家去台湾,就读台中女中。一九四九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次年转入历史系。一九五三年毕业于台大,同年九月赴美,次年(一九五四)进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申请入英文系,后改入新闻系,一九五六年得新闻硕士。同年夏,得
米高梅公司在该校设立的文艺奖(Samuel Goldwgn
创新科技Creative Writing Award)第一名,得奖的短篇小说《扬子江头几多愁》(Sorrow at the End of the Yangtze River)翌年发表于校内杂志Uclan上。
一九五六年结婚,以后的六年忙于家庭、孩子,并以余暇从事写作。一九六二年携三个幼小子女及第一个长篇小说稿《
梦回青河》回台探看双亲,逗留一年。
一九六三年《梦回青河》出版,并被台湾广播电台取用为小说连播。一九六三年夏返美。举家由
普林斯顿市迁至
芝加哥北郊艾文思顿,又于一九六五年迁至
纽约昆士区,但家务、搬迁、生活适应,并未影响创作,几年中陆续出版长短篇小说。一九六八年搬至纽约上州州政府所在地
奥尔巴尼(Albany),即在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执教,兼任教中国现代文学迄今。该校于一九八○年起与大陆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等建立校际交换后,又兼任交换计划顾问。
创作以来,除一九五六年所得米高梅奖之外,于一九六七年以长篇小说《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得台湾嘉新文艺奖。一九八三年夏被Yaddo Artists
菌落(耶都艺区)邀请为写作区员。一九八四至一九八五得富布雷奖(Fulbright Fellowship)到
南斯拉夫王国与作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