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身白甲鱼(学名:Onychostoma alticorpus),又名高身铲颌鱼、高身鱼、高体白甲鱼、高身白甲鱼或高体突吻鱼,是鲤科白甲鱼属的一种鱼类,也是台湾特有的淡水鱼类。
高身白甲鱼体高而长,稍侧扁,背鳍前方为最高处,腹圆。头颇小且短,眼窝的下方和后方有粘液腔。头顶部显著隆起;眶间距宽,明显呈弧形。吻短,向前突出。吻皮向下伸展覆盖上唇。口横裂,下位,新月形,上颌几乎达到眼眶前缘,下颌被有锐利的宽弧形角质层。上唇光滑,无皱褶,下颌裸露。无须。眼小,稍偏于头的前上方。鼻孔互相靠近,在眼的前方。下咽齿3行,侧扁,齿冠有椭圆形的咀嚼面。鳃耙细,排列紧密。鳃盖中等大,向下向前伸出。
幼鱼期与台湾铲颌鱼极相似,随成长而渐有变化。成鱼体延长而近于纺形,尾部侧扁;体高而隆起,背鳍前方为体之最高处。头小而短圆,头顶略隆起。吻短而圆钝;吻褶向下伸展而盖着上唇。口下位,口横裂而宽广,上颌达眼眶前缘,下颌有发达的角质边缘,前缘平直而成铲状。具两对短小口须,不易察觉,成鱼甚至退化。咽头齿3列,齿式5.3.2-2.3.5。鳞片中等大,腹鳍基部具狭长的腋鳞;侧线完整,略成弧形,侧线鳞数45-47。背鳍最后一枝不分枝鳍条为光滑之软条,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 3(不分枝软条)+ 8(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 5(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 8(分枝软条)。体呈银白色,体背部为青绿色,腹部银白色;
成鱼的头部及体背侧呈暗灰绿色,侧线下方的腹侧粉红或淡橘红色。吻部前方具白色纵带。所有鳍条淡灰黑色;胸、腹、臀鳍鳍膜为粉红色。
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水流湍急,水流量大并且分布有巨石及岩壁的中上游溪流中栖息。以附着于石头上的
藻类为主食,也摄取水生昆虫。一般生活在山溪的中游,常喜在水流湍急、底质为
砾石的小河及水流量较大的溪流中栖息。
食用鱼,唯数量日益稀少,已列入保育的鱼种。过去曾为台湾省产的淡水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期由于河川自然环境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水利建设工程引起水文条件变化,水流量减少,水位降低,鱼类正常的繁殖和生活均受影响;工农业废水的排放造成水体水质的恶化,原有生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变;加之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促使本种数量的急剧下降。现已处于易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