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者》(Red Amnesia)是一部由
王小帅导演,
吕中、
冯远征、
秦海璐、
秦昊、石榴等主演的电影,讲述女主角老邓在青年时代响应国家号召,怀揣满腔热血千里迢迢来到贵阳支援建设,在这片贵阳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最美好的青春的故事。
该片是第71届
威尼斯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也是华语电影连续两年缺席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后的首次回归,于2014年9月4日在威尼斯首映,并定于2015年4月30日在内地各大影院上映,影片于2016年5月4日在法国正式上映。
邓(
吕中饰)在青年时代响应国家号召到贵阳支援建设。回到北京后,老邓与两个儿子回归平淡生活。然而一系列意外出现的人和事打破了老邓一家的平静:家中时不时响起的沉默来电,屡次“碰巧”遇见、让老邓感到似曾相识的陌生少年,小区里发生难解的谋杀悬案,似乎将有一场翻云覆雨的风暴正向老邓和她的家人们袭来。老邓串起眼前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在贵阳的记忆逐渐在她眼前浮现。为了寻找答案,也为了当年的遗憾,她踏上了去贵阳的旅程,而在那里,另一重意外也在等待着她。
主演
吕中曾被金马奖执行长
闻天祥评价为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头号遗珠,外媒更称其为心中的
威尼斯影后。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吕中获得了国内外多个重要奖项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并在第八届
亚太电影大奖中获得最佳女主角以及第七届《
青年电影手册》2015年十佳华语影片最佳女主角的殊荣。
《闯入者》自海外
电影节展映以及国内公映以来,口碑持续坚挺,获得了各大知名媒体及影评人的一致好评。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时,香港观众评价《闯入者》是一部格局以及层次感极佳的中国影片,称赞
王小帅导演对故事情节的推进以及角色的捕捉细腻完美。
在影片创作上,
吕中和
冯远征都给了王小帅极高的评价,老艺术家吕中表示:“在当下浮躁的气氛下,我看到的王小帅是一个有着极高艺术追求,生活上却十分朴实的导演。”冯远征评价道:“王小帅是一个有追求的导演,有追求的人身上的光芒值得你去加入,感受。”
王小帅电影中难得的出现了某牛奶与某饮料的植入广告。影片有惊吓镜头,涉及“鬼魂”的情节没说,打了擦边球。
秦海璐之所以接演这部戏,是与导演的一个神秘约定有关。女主角节水节电的习惯来自于王小帅母亲的习惯。结尾出现的那个老太太,跟王小帅妈妈最好的姐妹名字谐音程度一样。《闯入者》没有为西方海外市场做任何考虑,就是给中国人拍的电影。
王小帅在《闯入者》前一个戏筹备的时候做了一个训练班,很多业余的过来做训练。但那个戏后来没有继续,训练班里没有石榴的角色,但是王小帅拍《闯入者》的时候正好觉得他合适,就过来了。
《闯入者》是王小帅“三线生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片中没有《
青红》里的残酷青春,也没有《我11》中孩子的纯真视角,而是让一个远离三线生活已久的老人,重新揭开尘封的记忆,直面特定时代背景下影响一生的纠葛,从文革中“加害方”忏悔的角度切入,通过文革后不同人物的命运归属,展现文革在两个方面的“加害”,影片在影像上的构建颇花心思,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反复跳转,令影片进入
如梦似幻的情境,增加了悬疑效果,而鬼魂突然出现、人物时有时无的跳切,也增加了诡异的气氛(
凤凰网评)。
《闯入者》是
王小帅首次尝试犯罪类型,电影中鬼魂、凶杀、尖刀等种种悬疑元素让电影看点十足,另外对两代关系、同性恋子女、空巢老人等社会热点的讨论也令其故事内核变得更具争议性和话题性(新华娱乐评)。
《闯入者》制作水准精良,演员表演精湛,是一个关于新旧中国的故事,再现了人们如何把深陷困境时的所作所为下意识地抛到脑后,具备其“普遍性”(棕榈泉电影节
亚洲电影选片人特丽萨·海斯评)。
《闯入者》是一部有着众多寓意的作品,在中国的商业电影市场下,它尊重了历史信息,它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意义重大(
陈冲评)。
《闯入者》中
邬迪的镜头展现了电影不同的调性,用晃动的镜头表现冲突的画面,比如张军家的晚餐和北京凌乱的街头。而有的时候镜头又完好的表现出有如挽歌般的氛围。娄盤的美术设计捕捉到老邓家的老派风格,灯光昏暗的房间与孩子们的小资和邻居舒适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而悬疑元素令影片更为引人入胜(《综艺》影评人Jay Weissberg评)。
《闯入者》没有直接将视角锁定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是从当下出发,逐渐延展到了上世纪60年代,那些来到三线建设的小人物的命运纠葛。在叙事层面,《闯入者》也较以往多了几分沉稳,有条不紊的用日常情境刻画
吕中饰演的女主角,“闯入者”这条线着笔并不多,寥寥几个插入的镜头却让人不寒而栗——一个游荡在孤寡老人家中的青年男子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最终,闯入者向一把
匕首,捅开了当下与历史之间的紧密联系,平滑的带观众抵达那桩骇人听闻的丑闻面前,不仅批判个人的“平庸之恶”,更将矛头直指历史——正是在它的胁迫下,才有了几十年后仍然作痛的疮,拓宽了批判的宽度和深度。
影片从“加害方”心理异变的角度层层推进,剥开历史真相,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可惜,导演更善于刻画现实生活细节,不善于安排心理层次的抽丝剥茧,而后者恰恰才应该是该片的精髓,这使得此片很难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该片在情怀抒发和类型元素上发生了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致使整部影片的表意方向过多,前半部分对人物的建构和对现实的批判,在“三线”主题情怀露出的那一刻土崩瓦解,缺乏缜密的连接。一定程度上表明,导演在商业与情怀之间有些摇摆不定。而恰恰由于这种不集中和不纯粹,影片的动人程度要弱于《
青红》与《我11》(
凤凰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