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氏鼻鱼(Naso lopezi),又称洛氏鼻鱼、细长鼻鱼或洛佩兹鼻鱼,是
刺尾鱼科中的一种。
体呈长椭圆形而侧扁;尾柄部有二个盾状骨板,各有一个龙骨突。头小,头背平斜,随着成长,成鱼在前头部无角状突起,亦无瘤状突起。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齿,齿稍侧扁且尖锐,两侧或有锯状齿。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V棘及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分别为28-31及27-29;
尾鳍截形或微内凹,
成鱼之上下鳍条不延长为丝状。体侧上半部一致为蓝灰色且有许多暗色小点,下半部淡色。头部及尾鳍亦有许多暗色小点。洛氏角吊和花斑角吊(Naso maculatus)较为相似,区别在于花斑角吊的身形较高,且颜色偏黄。背鳍鳍棘(总数):5条,背鳍软条(总数):27-30条,臀鳍鳍棘:2条,臀鳍软条:26-30条。体形尺寸:最大体长60cm。
老氏鼻鱼主要栖息于外礁斜坡海域,栖息深度在6公尺以上,大部分被发现在30公尺以上,较少见到。通常单独或成群生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包括
刺胞动物门和
甲壳亚门,也会吃
藻类、
硅藻、
双鞭毛虫门和
软体动物门。据观察,它们会在白天聚集成大群觅食,白天主要在水面的上部觅食,早晨和傍晚靠近水底。
分布于
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
缅甸海、
印度尼西亚西部、
菲律宾、中国台湾、
琉球王国及帛琉等。中国台湾分布于南部及
琉球乡海域。分布在西太平洋的
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
本州岛(Honshu,
日本最大的岛屿)南部至大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一带海域。报告显示在安达曼海的斯米兰群岛(Similan Islands)以及日本关岛(Guam)水域具可见其踪迹,而最近也在汤加水域中发现其行踪。
老氏鼻鱼在菲律宾是
渔业的目标,罕见之种,一般以流刺网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可食用或成观赏用鱼。
老氏鼻鱼最早由
挪威出生的
美国鱼类学家阿尔伯特·威廉·赫尔(Albert William Herre)于1923年正式描述,其种名是为了纪念G.A.洛佩兹,他是
菲律宾科学局的标本收集员。据说模式标本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老氏鼻鱼被归类为
鼻鱼属的模式
亚属,鼻鱼属是
刺尾鱼科中唯一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