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敬
宋代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
中原地区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为谨慎的意思。程颐据此发挥为内心涵养功夫。
主敬的思想起源甚早。《诗·商颂》:“圣敬日。”孔子说:“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易》:“敬以直内。”至北宋二程始重持敬修养,认为:“学者莫若且先理会得敬”(《遗书》十八)。又论敬之功夫说:“莫若主一”(同上),“惟是动容貌、整思虑,则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遗书》十五)。南宋朱熹更加明确指出:“敬只是一个畏字”,“敬只是收敛来”,“只整齐严肃便是”(《语类》十二),既“内无妄思”又“外无妄动”(同上)。认为主敬就是未发之“中”,心不放驰,即用紧张敬畏的心理来警惕人欲。又以主敬为已发的专一集中,要求在行为容止上加强礼节的约束。
二程提出的主敬说,在宋代以后,影响很大。
基本介绍
程颐认为,进学在于致知,涵养则在于敬。内心涵养不是屏去闻见思虑的禅定,而在于交感万物的思虑中能使心有所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一者无他,只是整齐严肃,则心便一”。意谓整饬自己的思虑,经常保持自觉的状态,心便能专一而不为外物所诱,敬能虚静,但敬不就是虚静。心有所主,还要处物行义,于事物上能明其是非。义与敬相辅,否则主敬便成了空寂无事。程颐的主敬,与绝物弃智的禅坐不同,与周敦颐的“主静”、程颢的“识仁”也不尽相同。
朱熹也讲主敬,强调“居敬”、“持敬”。他认为,居敬穷理二事“互相发”,如人之两足交助,但“持敬是穷理之本”。因为穷理只是明得天理,消铄人欲;为使人欲不复萌,天理不复灭,当以“敬字抵敌”。敬的方法是畏谨不放纵。这种持敬的工夫,并非容易做到,需要优游函泳,不急迫,不懈怠地坚持下去。这种持敬的工夫并非是不闻不见不思的兀然端坐,而是要无事能安然,有事能应变。朱熹很强调敬的工夫,认为这是万善之本,是为学的纲领。
其后,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解主敬为“只是主一”。“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他不讲穷理,只讲诚意,与程朱不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