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蓬镇之所以叫头蓬,是因为萧山围海造田第一个帐篷搭建在这个地方。头蓬镇的建筑面积为6.5万平方米。1998年经
杭州市人民政府验收为首批“教育强镇”。
头蓬社区原为
钱塘江晒盐区。晒盐时刮盐泥、滤泥卤而堆成泥蓬。因这里为新涨的沙地头一个晒盐泥蓬,故又称头蓬。又因本地方言,“义”与“泥”同音,故又称义蓬。现镇域1951年为头蓬、义蓬乡,1956年2乡合并为义蓬乡,1958年为宇宙红公社的一部分,1959年为义蓬公社头蓬管理区和义蓬管理区,1961年两个管理区合并成头蓬公社,1969年2月5日与义盛、新湾公社合并为义蓬公社,1971年3月又各自分开,1985年义蓬乡改为头蓬镇,1992年5月宏伟乡并入头蓬镇,2010年与义盛合并为义蓬街道。
1978~1998年,头蓬集镇从小到大,20年来共建商品、联建房24幢、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集镇区域扩大1.5平方公里。1993年,新建粮食交易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小商品市场,共征用土地25亩,总投资1200万元。1994年,由省天然气开发总公司开发的天然气井6口,安装用户350户和34家企事业单位。1996年,镇有线电视开通,到1998年已普及5个村。1997年,市西水东调工程的自来水开通,至1998年底已有400余户居民安装了自来水;同年,经
杭州市人民政府验收为首批“教育强镇”。
头蓬之所以叫头蓬,是因为萧山围海造田第一个帐篷搭建在这个地方。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当年是整个萧山东围垦的中心。萧山围垦指挥部在这里,当年萧山东片最大的纺织厂曾经在这里,当年东片地区唯一的农机、机械厂曾经在这里。20世纪40年代
钱塘江改道以后,最早的堤坝就在头蓬镇边上,这条堤坝曾经是北启
海盐南到宁波余姚的环钱塘江大动脉。现在这一段堤坝被称为左十四线。如果有人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地图,会发现没有什么义盛什么河庄,但是一定能找到头蓬,因为当年堤坝公路时代这个地方太关键。
围垦指挥部、纺织厂、农机厂、函闸饭庄以及现在已经搬走的“大医院”,曾经这里是知青涌来的方向,曾经这里是灯火通明的繁荣闹市,曾经这里有无数英豪为围海造田出谋划策。辉煌已经不在,剩下的只有萧条!
近几年,社区个私经济发展迅速。至年末,全社区有个私企业157家,占全社区企业数的78.5%,其中产、销、利分别占全社区的37.78%、37.37%和21.14%。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产品的质量、档次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全社区有52家企业的81只产品执行国家标准的有25只,执行行业标准的31只,执行企业标准的25只,使产品标准的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