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熙(1844-1919),字艮生,号蔚庐,
湖南省浏阳人,曾任广西道台、湖南教育总会会长、湖南督军兼省长。
光绪三年(1877年),刘人熙中
进士,曾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道员,后设立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又任政法学堂总办。
辛亥革命、长沙光复后任湖南都督府民政司长,曾电促广西布政使
王芝祥策动
陆荣廷宣告广西独立。后返湘任湖南教育总会会长,创办船山学社。民国四年(1915年),刘人熙反对大总统袁世凯复辟帝制。民国五年(1916年)6月,刘人熙参与湖南各界驱号称”屠夫”的湖南军务督理
汤芗铭的运动,7月被推举为湖南督军兼省长。后组织策进永久和平会,任会长,致书南北政府,要求停战。民国八年(1919年),刘人熙在上海逝世。著有《刘人熙日记》《蔚庐文集》等。
人物简介
刘人熙,(1844年-1919年),字艮生,号蔚庐。
欧阳予倩的外祖父。湖南浏阳人。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
同治六年(1867年)中
举人第一名,三年后至道州书院任主讲,应聘修《平江县志》。光绪三年(1877年)中
进士,任工部
主事。1884年(光绪十年)任会典馆纂修官、总校官。1889年外调直隶州
知州。后游历豫、赣、桂等省,官至
广西壮族自治区道员。1907年返湘,任中路师范监督,旋任湖南教育总会会长。领衔上书请愿开设民选议院。
湖南省光复后任都督府民政司长,电促广西宣布独立。1914年创办船山学社,任社长。1915年参与反袁驱汤斗争,与
贝允昕创办《
大公报》,抨击帝制,主张北伐。
汤芗铭被逐后,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后任大总统
黎元洪顾问。1918年与上海爱国人士组织“策进永久和平会”,任会长,致书南北,要求停战,与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过交往。1919年去世,终年75岁。
人物著作
著述:《春秋公法内幕》、《逹恉》、《亥子集》、《丧礼传》、《楚宝目录》、《琴旨申邱》、《教习芻言》、《人伦道德讲义》、《风雨怀人诗话》。
校印、笺注:《四书训义笺疏》、《四书稗疏》、《搔首问笺》。
著有《刘人熙日记》和《蔚庐文集》,是研究
王夫之学说的专家,校印注释王船山遗著有9种,共83卷。
2009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刘人熙集》,为其诗文合集。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刘人熙是清末至民国初年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近代浏阳乃至全省、全国历史上都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政治影响
他是
中原地区旧民主主义的革命先驱与弘扬船山学说的思想大家,为
辛亥革命广西光复发挥过重要作用,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对其赞誉有加,后出任民国首任民选省长。他创办了《
大公报》,早于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他担当了建设新文化的先觉责任,是
新文化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他还创办了船山学社并出任第一任社长,在船山学研究与实行上,承上启下,上继
陶澍、
邓显鹤、
曾国藩、
郭嵩焘等人,下启
谭嗣同、
杨昌济、
蔡锷等,是湖南刘氏的骄傲。他在研究
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同时,创设
湖南自修大学、船山学社附设“实习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人才。学友、学生中计有毛泽东、何叔衡、李维汉、
贺民范、
夏明翰、易礼容、
罗学瓒等,这些人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愿广船山于天下,以新天下。”终其一生,他都在发扬光大王船山学说的历史地位,并以实际行动创办船山学社与《船山学报》,在教育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反对
袁世凯复辟,将船山学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他作为著名士绅领袖,承担了应有的国家和地方社会责任,也是"浏阳学"的高峰。时至今日,刘人熙的精神仍具有返本开新的意义:在他身上那种以中华文化为本位,从中体西用到中体中用再到真正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人文价值。
文学影响
刘人熙还是才华横溢、身体力行从事文艺创作的文艺界前辈。"杜鹃花发啼
秃鼻乌鸦,斜日张帆曲尺滩。"他精通诗歌、散文、音律等多个文艺领域,其作品不仅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更通过新名词、新意境为湖湘文化增添新亮点,并在思想、文艺、社会变革等多个方面对学生
谭嗣同、外孙
欧阳予倩等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对古代音乐
乐理也有深入的研究,《蔚庐刘子文集》中一些论述古代音乐乐理的文章,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资料。
评价
“刘人熙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政要,船山学社创始人。”“他思想进步,支持革命,反对帝制,与
孙中山等革命志士过从甚密,为
辛亥革命成功做出了贡献。”(中国网评)
“从政期间,他不仅具有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爱国精神,更是具有宣扬‘民国革命为先河,民国建设为宗匠’的民主革命精神。”(浏阳文明网评)
“
谭嗣同评价其老师刘人熙的学问是‘纯粹精’”,“开启了
湖南省的新学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王兴国、夏剑钦评)
“其诗歌风格兼学唐宋,具有充满爱国主义的情思。”“他写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故乡浏阳的山水与物华,具有新的诗情画意;其文章成就,时文与
文言文俱工,擅长运用传统的古文体裁表现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和现实生活事件。”(刘正初评)
人物家族
其女刘倚霞嫁给
欧阳中鹄之子欧阳自耘,生有一子,即
欧阳予倩。
刘人熙长子刘瑞浺,著有《复兴国乐问题》《中国的古乐》;次子刘瑞瀜著有《温病诠真》《
伤寒杂病论义疏》。
轶事典故
死里逃生
1900年5月,刘人熙寄居在
通州区王芝祥家,正赶上
八国联军进攻通州,侵略者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惨绝人寰。刘文熙见状,在自己的
旗袍上悲愤地写下“中原男子刘蔚庐,有志无时”11个字,然后傲然立于门外,决心以死抗议那种惨无人道的野兽行径。一个日军军官认出了这几个字,敬佩不已,叮嘱士兵不要伤害他。
师徒影响
刘人熙与
谭嗣同师徒二人,虽在变法问题上见解相左,但均展现出各自坚定的信仰与时代责任感。谭嗣同积极倡导变法,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展现了其悲壮的牺牲精神;而刘人熙虽初期对变法持保留态度,但思想始终与时俱进,后在国家危难之际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反抗精神。两人虽路径不同,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着时代的进步。谭嗣同的牺牲精神激励了刘人熙,后者在民国成立后,不仅以实际行动反抗外侮,还积极为谭嗣同争取官方认可与纪念,建立了“谭烈士专祠”。
深通音乐
刘人熙深通音乐,其《蔚庐四十五自定稿》有为
张百熙、欧阳中鸽二友人"鼓良宵引一行"的诗,说明他会奏乐器。此外,他对古代音乐
乐理有着深入的研究,《蔚庐刘子文集》中《记邹忌鼓琴语》《书钱溉亭〈述古论乐〉八篇后》《呈请丘毂士祀乡贤辞》《代南学诸生呈进〈律音汇考〉辞》等文章,都论述了古代音乐乐理。这些文章,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资料。
丧事轰动
1919年3月6日,刘人熙在上海逝世,其去世消息引发朝野广泛关注与哀悼。
北洋政府与南方军政府均高度重视,各自颁布命令负责治丧事宜。众多军政要员、学者名流纷纷前往吊唁,表达哀思。时任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挽联:“道风秀世,贞范长存”,高度评价了刘人熙的道德风范与卓越贡献。
创办船山学社
1914年6月14日,刘人熙创办的船山学社在湖南长沙宣告成立。此后举办会讲,出版学报,搜刻
王夫之遗书,开办船山学校,传播船山学术,皆极一时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