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曳,1963年6月2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气象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应用气象专家。1986年毕业于
西北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得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获得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奖;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层次人选;2013年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2019年11月22日,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5月,担任
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院长。2023年4月7日,担任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小曳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及其对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1992年04月至1995年04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全球气候变化专业
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张小曳在
亚洲沙尘暴形成机制及数值预报技术、中国大气
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与雾—霾联系机制及雾—霾数值预报技术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际,主持建立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系统、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
截至2019年11月,张小曳发表论文361篇,
第一作者专编著9部,被SCI收录193篇,SCI他引1.1万余次,Web of Science 查h因子55。
张小曳经常给学生们讲,“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非常好的,你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能为国家做很多事情,真正做到
为人民服务。希望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科学研究、科学报国之中”
张小曳长期致力于天气及气候变化中大气成分作用研究,是气象领域新兴、交叉的环境气象领域学科带头人,为建设气象现代化,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作出突出贡献。(中国气象局评)
张小曳以心系报国的科学情怀、追求真理的科学信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学术前沿孜孜求索,在气象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他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国家级
沙尘暴、
雾霾客观定量预报业务的系统建设中均发挥了领军作用,为建设气象现代化,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作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