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明·贝森巴赫
弗莱明·贝森巴赫
弗莱明·贝森巴赫(Flemming Besenbacher),1952年10月4日出生于丹麦霍森斯,是一位享誉国际的物理化学家。他在物理、化学、纳米科技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表面科学、分子电子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享有极高的影响力。
人物经历
1952年10月4日,弗莱明·贝森巴赫(Flemming Besenbacher)出生于丹麦霍森斯。
1978年,获得奥尔胡斯大学博士学位。
1978年—1979年,任奥尔胡斯大学物理系初级研究员。
1980年—1981年,任奥尔胡斯大学物理系高级研究员。
1982年,任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1982年—1986年,任奥尔胡斯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89年—1995年,任奥尔胡斯大学物理系教授。
1996年,任奥胡斯大学交叉学科纳米科学研究中心(iNANO)教授;同年,当选为丹麦自然科学学院院士。
1997年,当选为丹麦科学技术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2002年—2012年,任奥尔胡斯大学交叉学科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Flemming Besenbacher
弗莱明·贝森巴赫的研究领域涵盖纳米学科的多个方面。他致力于新型可变温度快速扫描探针显微术和其他各种表面敏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他采用一阶摄动理论,利用理论和实验经验结合揭示图像的本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实现了表面电子结构的计算,推动了扫描隧道显微术的隧道理论概念进一步发展;发展了高分辨率快速扫描隧道显微镜AARHUS STM,实现了表面动态过程的实时观测,研究了金属和合金表面纳米催化的动态过程与本质,金属表面纳米团簇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以及纳米线的量子输运效应,揭示了表面化学催化的本质与规律,据此提出了催化剂设计的新思路,并且将该技术成功用于商业催化剂的开发;他开发的快速扫描Aarhus STM已经授权生产并销往世界上百家科研机构,在多个领域学科发挥着作用;还致力于将探针技术用于跨学科的研究,将固体真空界面上的研究扩展到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所需要的液—固界面,在从事生物分子组装纳米结构的研究中,对于核糖核酸的自组装,及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机理研究方面做出贡献,并且利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可识别性可控组装三维具有功能活性的结构,将生物分子成像手段扩展到在液相实现高分辨扫描,为这一领域的发现奠定基础。
弗莱明·贝森巴赫创立了奥尔胡斯大学交叉学科纳米科学研究中心(iNANO)。
Flemming Besenbacher
截至2016年10月,弗莱明·贝森巴赫已发表专题综述(Review)21篇,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包括《自然(Nature)》 4篇,《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4篇,《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2篇,《科学(Science)》11篇,《物理评论快讯(Phys. Rev. Lett.)》59篇,《美国化学会志(JACS)》24篇,《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13篇,《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32篇,论文总引次数为27368次,H因子(H-index)86。截至2012年10月,弗莱明·贝森巴赫已出版学术专著17部。
人才培养
据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弗莱明·贝森巴赫已接受和培养了50余名中国学者或留学生,其中许多人已回中国工作在科研一线,其培养的学生有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教授苏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戴懿涛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弗莱明·贝森巴赫的妻子的名字是本特·贝森巴赫(Bente Besenbacher),两人育有两个子女,瑟伦(Søren)和皮亚(Pia)。
人物评价
“弗莱明·贝森巴赫为促进中丹纳米科技国际合作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弗莱明·贝森巴赫在表面科学、催化、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学等多领域都取得杰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中,享有极高的影响力,是表面物理及纳米科学领域杰出学术领袖。”(同济大学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