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莱(1297—1340),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字立夫,本名
来凤县,元代学者,元朝集贤殿
大学士吴直方长子。
吴莱自幼聪敏好学,其母盛氏颇通诗书,在他4岁时即口授《孝经》《论语》《谷梁传》,他念过几遍后,就能背诵,7岁时能作文赋诗,时人以“神童”誉之。
延祐间举
进士不第,在
礼部谋职,与礼官不合,退而归里,隐居松山,深研经史,
宋濂曾从其学。他以布衣之身,教书为业,辅以游历赋诗,先后在诸暨白门义塾、浦江郑义门东明精舍
主教,为家乡培育了不少栋梁之才,
宋濂便是其中之佼佼者。吴莱一生著作颇丰,著有《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乐府类编》、《唐律删要》等11种、215卷,尚有《诗传科条》、《春秋经说》、《胡氏传考误》等。
人物生平
求学
吴莱生于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元年,卒于惠宗至元六年,年四十四岁。自幼聪敏好学,其母盛氏颇通诗书,在他4岁时即口授《
孝经》、《
论语》、《
穀梁传》,他念过几遍后,就能背诵,7岁时能作文赋诗,时人以“神童”誉之。后与
黄溍、
柳贯同为宋末
金华市地区儒者方凤门人。方凤先生在见到他后,曾赞叹道:“此邦家材也”。
族叔吴幼敏为金华四大藏书家之一,藏书甚丰,吴莱经常悄悄到族叔家拿书看,连夜看完,次日再去另取一本。有一次,碰巧让族叔撞见,吴莱手里正拿着一本
班固的《
汉书》。族叔说:“你私自到我家拿书看是不对的,今日我要考考你,如能背诵就不追究责任。”遂顺手指了篇《谷永·杜邺传》,吴莱背诵如流,整篇文章不遗漏一字。族叔以为他碰巧熟读此篇,又随意另指两篇,结果都能流利背诵。族叔又惊又喜,对吴莱说:“从今日起,你可以随时来我家看任何书。”当时,邑中名士
方凤正寓居吴幼敏家,看到吴莱如此聪慧,即将孙女许配给他,并教他《
周易风水》、《
诗经》、《
尚书》等经史及
秦汉以来的大家文章。自此吴莱博览群书,学问日进,经史子哲、兵谋
数术、志学
家谱无一不通,尤精于音律宫商。
入仕
在他18岁时,朝庭准备出兵
东夷讨伐倭寇。吴莱闻讯后说,对待倭寇这群小丑,何必动用皇上的军队,让我写篇文章与他们议论就够了。于是写了一篇1700余字的《论倭文》,此文文词雄奇,议论俊爽,甚得当时学者好评,只因当时吴莱刚好生病,所以此文未派上用场。
延祐年间吴莱应
进士试,不第。延七年(1320),即吴莱24岁时,被荐为
礼部编修。后因与礼部官员不合,于是退居家乡深袅山中,自号深袅山道人,潜心读书著述。
讲学
吴莱才学渊博,但命运多。其父
吴直方为实现人生大志,北游
京师30余年,蒙古贵族
蔑里乞·脱脱和也先贴木儿皆拜直方为师。1340年,
元顺帝支持脱脱设计逐走权臣
伯颜,起用脱脱为
中书丞相,其父吴直方始受元顺帝重用,官拜集贤殿
大学士。但这年吴莱已44岁,而且也就在这一年病逝,所以父亲的荣耀,吴莱一丝也没有沾到。他以布衣之身,教书为业,辅以游历赋诗,先后在诸暨白门义塾、浦江郑义门东明精舍
主教,为家乡培育了不少栋梁之才,
宋濂便是其中之佼佼者。宋濂祖籍金华潜溪,因慕吴莱声名,先到诸暨白门拜在吴莱门下,后随吴莱就读东明精舍。1335年,吴莱因病辞教后,荐宋濂主教东明精舍20余年。宋濂继承了吴莱的思想衣钵和学术风格,不但为郑氏义门培养了大批人才,还整理编定了《郑氏家规》。出仕后,以此为蓝本,修订了明代法律大典,成为一代开国文臣之首。
隐世
深袅江源,今名袅溪源,源深十五里,两侧重峦叠嶂,苍松翠竹,遍布山野,山溪潺潺,鸟语阵阵,不绝于耳,为浦江十景之一。元柳贯《深袅江源》诗中有“滥觞不满瓶盆,百谷浑浑一壑吞”之句,钱维善也有“深袅渊源万古流,溯洄谁解泛扁舟”的诗句传世。深袅江的源头为无来峰,即深袅山主峰,海拔788米。无来峰也是吴莱结庐隐居、著书立说之处。无来峰东山里现建有三间一进的吴莱殿,殿前是一片平坦的山地,边上植有
鸡冠花、
木芙蓉等花卉。殿额上悬挂有著名画家
吴山明先生所题“松山小隐”匾,另一大匾上所书“大儒”两字系
宋濂手笔,主殿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悬挂《吴渊颖先生传》和
刘基作《吴渊颖集序》匾,两根柱子上还挂着吴山明之父
吴醒耶书写的
对联“高风亮节慕先贤,道德文章有后人”。此地山高林密,云雾缭绕,翠竹掩映,风景卓绝。
清代诗人朱兴悌《松山寻吴渊颖先生故宅》诗云:“深袅留余址,行行上翠微。一溪诸涧合,山径万峰围。石瘦松根老,春珊
蕨草肥。著书人不见,极目有斜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无来山因为吴莱在此归隐而闻名远近,后人为缅怀他的高风亮节,将无来山改名为吴莱山。吴莱为人师表、勤学求知的精神,也给当地留下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勤耕有益,读书做人,子女贤孝,邻里和睦”的好风气。
吴莱平生喜远游,在
礼部任职期间,曾东出齐鲁,北抵燕赵,每次经过风光奇绝之地或古战场遗址,皆慷慨高歌,饮酒自慰,得
司马迁之遗风。从礼部辞归后,又出游
普陀区,写下了《甬东山水古迹记》、《听客话蓬莱山紫霞洞》等诗篇。游山历水对吴莱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的襟怀更宽广,文章更迭宕奔放。他曾说:“胸中无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纵能,亦儿女语耳”。
文学成就
吴莱作文讲究奇正开合,纵横变化,风格高古奇崛,无丝毫甜俗之气;作诗不喜近体,而擅古体
歌行,诗格雄浑奇肆,为清人
王士祯所称赏。在王所编的诗集《
古诗笺》中,元代诗人仅有两人诗作入编,吴莱为其中之一,入编28首,“一代诗宗”王渔洋对吴莱先生诗作之推崇可见一斑。吴莱诗赋中对家乡的风物多有描述,
仙华山在其笔下“如芙蓉翠莲,如彩凤腾霄”,龙峰塔在吴莱诗中,又别有一番境界:“老眼前头尺五天,真龙角上正攀缘。规模白马驮经过,想象元鳗拥塔眠。
梵呗将回知绝,神珠欲陨见灯悬。何妨晏坐初禅界,纷飞即大千。”
一生著作颇丰,著有《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乐府类编》、《唐律删要》等11种、215卷,尚有《诗传科条》、《春秋经说》、《胡氏传考误》等未完稿。吴莱仙逝后,门人
宋濂选编其重要诗文成《渊颖集》12卷,并请
丞相刘基作序。序中说:“宋君以其师吴先生之遗文若干卷示予,予一读而骇,再读而敬,三读而不知神之与接,融融漾漾,不知旨之、乐之、咏之、叹之也。于是乎乃知宋君之所以过人者,自莱也。”清
纪昀所编《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也说:“吴(莱)与黄、
柳贯并受业于宋方凤,再传而为宋濂,遂开明代文章之派。”
诗作选摘
【风雨渡扬子江】
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恍如见,漭
扶桑树杳何所?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吟倚金山有莫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向来
长江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水蛇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尊。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
黄土!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
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