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肢亚门
具螯肢而无触角的古生物
肢亚门是一类主要的节肢动物,螯肢动物亚门的肢口纲蛛形纲头部的附肢,书鳃和书肺为同源,说明两纲比较接近。
螯肢动物是包括蝎子、蜘蛛、蜱螨、等超过11.5万个物种在内的一类庞大节肢动物类群,它们的口部前方长有一对小型取食用的钳状附肢,称为“螯肢”,生物学界以此将这类节肢动物命名为螯肢动物。
简介
螯肢亚门(Chelicerata)
身体较大,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具螯肢而无触角,是本亚门主要特征。口后第一对附肢为脚须(触肢),主要是爬行,兼有执握、感觉和咀嚼功用。用鳃、书鳃或用书肺、气管呼吸。寒武纪至现代。海生或陆生。
肢口纲(Merostomata)
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末端体节伸出剑尾。由于胸部肢后的五对附肢的基部包围口部,形成咀嚼面,故得名“肢口”纲。其著名代表是剑尾亚纲(Xiphosura)的Limulus(鲎)和板足鲎亚纲亚纲(Eurypterida)中志留纪的Eurypterus(板足鲎)
为大型有鳃的水生动物。身体分前体部(头胸部)和腹部,前体部被以头胸甲,腹部最后有尾刺。头胸甲有中央眼和成对的复眼(有时退化)。前体部有6对附肢,在口的周围。第7节(末胸节)具雏形附肢,称为唇状瓣。腹部体节为5、6节或更多(13)节不等。以小动物为食,雌雄幽灵螳螂。初孵化幼体为三叶幼体,形似小油栉虫亚目。包括2目:广鳍目,栖于淡水水域或海洋中,或水陆两栖,板足鲎最大体长近3米,全部为化石种;剑尾目Xiphosura,为海产、底栖,大多数种已绝灭,现存3属4种,被称为活化石,常见种为中国鲎Tachpleus tridentatus。
蛛形纲(Arachnida)
身体分头胸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具单眼数对,无复眼。呼吸器官司有书肺或气管,或两者同时存在。雌雄异体。大部分肉食,也有一些是植食的。绝大多数为陆生,少数为水生,营自由生活。志留纪至现代。
其中蝎子Scorpionida是本纲最古老的代表,但古代蝎类常与海生动物化石伴生在一起,说明它们可能生活在海水中。另外还有蜘蛛类(araneids)。
全世界已知约5万多种,螯肢动物亚门最大的一纲。包括蜘蛛、蝎、蜱、螨等。身体分成前体(头胸部)和后体(腹部)。前体由6节组成,背面通常包以一块坚硬的背甲,腹面有一块或多块腹板,或被附肢的基节遮住。后体部由12节组成,除蝎类以外,大多数的腹部不再分成明显的两部分,螨形总目的腹部与前体已合而为一。单眼不超过12个。蜘蛛的后体与前体之间通过腹柄而相连。后体通常无附肢。雌雄异体。大多数为肉食性。用书肺或气管呼吸,有的两者兼备。绝大多数陆生,仅少数螨类及一种蜘蛛为水栖。先存种可分为2亚纲:广腹亚纲Latigastra和柄腹亚纲Caulogastra,共7目。
海蜘蛛纲(皆足纲)Pycnogonida
身体由于有螯肢、触肢和4对长的步足,形状和蜘蛛相似,又完全产于海洋,因而得名。目前已知有1000种,分布于世界各海,而以南北两极的寒冷海域最为常见,其他海域较少,从潮间带到6800米的大洋深沟底都有,但多数栖息在浅海区,主要营底栖生活。依据头部3对附肢的有无及其各种不同的组合情况分为8个科,可分为两组:两性个体都有抱卵肢:有丝海蛛科Nymphonidae、美海蛛科Callipallenidae、砂海蛛科Ammotheidae、长柱海蛛科Tanystylidae和巨吻海蛛科Colossen-deidae;仅在雄性个体上有抱卵肢:尖海蛛科Phoxicilidiidae、吻海蛛科Endeidae和海蛛科Pycnogonidae。
参考资料
螯肢亚门.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30
螯肢亚门.新华网.2024-03-30
目录
概述
简介
肢口纲(Merostomata)
蛛形纲(Arachnida)
海蜘蛛纲(皆足纲)Pycnogonida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