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生
水弹性力学与船舶力学专家
吴有生,1942年4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县(今嵊州市),船舶力学与船舶工程专家。1997年担任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从事流固耦合力学、海洋装备总体性能及总体设计技术研究。
1964年,吴有生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1993年至1997年吴有生担任中国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1994年,吴有生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9年,吴有生高中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
1967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
1967年—1968年,吴有生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教研室助教。
1968年4月,吴有生被分配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702所)工作。
1970年—1978年,吴有生担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冲击与抗爆科副研究员。
1978年~1984年,吴有生担任中国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第九研究室副主任。
1981~1984年在伦敦大学(UCL)与布鲁纳尔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1984年,吴有生担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1987年,吴有生出任中国重工公司第702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
1993年,吴有生担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所长。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有生现任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
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水弹性分析
2.结构的振动噪声控制
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流固耦合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建立的三维线性与非线性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被公认为该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的研制及安全性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事船舶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与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海洋环境中的三维船舶声弹性理论。主持与从事新型高性能船舶及深海装备的研究与设计工作,任总设计师,研制成我国第一艘千吨级小水线面双体海洋试验船;提出、推动或主持载人深潜器、深海空间站与极大型浮动结构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开发。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曾长期从事舰艇结构与设备抗水下爆炸与核空爆研究,在理论、实验、应用及冲击环境记录仪研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解决了舰船抗核加固及战效预估的关键技术。80年代以来从事船舶流固耦合动力学、振动噪声、新型船及极大型浮动结构的研究。创造性地把水动力学与结构力学融为一体,建立了三维水弹性力学理论,并在该船舶力学新领域的前沿进行了二维与三维、频域与时域、稳态与瞬态、线性与非线性的系统性研究,创导了船舶水弹性力学实验研究,为发展应用技术作出了贡献,成果已在国内外用于新船型的研制,有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同时,从事船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科研成果
吴有生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部省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共十项。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编著书4部。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2021-11-08
吴有生.中国工程院.2024-08-01
吴有生.naoep.whut.edu.cn.2024-08-0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方向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