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承,女,教授,1964年5月生于湖北沙市。她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与理论研究专业硕士、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和硕士生导师、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声乐学会会员。余惠承的代表作品有《凤求凰》《白头吟》《蝶恋花》《两相思》《画》《渔歌子》《木兰花令》等。
人物经历
1979年考入湖北沙市文工团(现荆州人民艺术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参与歌剧、话剧、综合性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舞台艺术实践活动。
1983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主修
声乐、作曲,师从李万进教授。
1985年受学院委派,赴上海音乐学院进修音乐教学法。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承担民族声乐专业教学工作。
1995年考入
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攻读民族声乐表演与理论研究专业(方向)硕士学位。
1998年获得民族声乐演唱与理论研究专业硕士学位。
1998年通过
学位论文答辩,成功举办毕业独唱音乐会。
毕业后余惠承留校担任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声乐系主任和硕士生导师,同时兼任
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声乐
歌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余惠承是2014年度
卡耐基·梅隆大学音乐学院
访问学者、
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她所培养的学生,多人(次)在国家级、省部级声乐比赛中获得大奖。
余惠承长期活跃于表演舞台,曾在美国卡内隆梅隆大学、
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法国圣莫尔国立音乐学院、中国台湾艺术大学举办独唱音乐会,在美国
密歇根大学和
沈阳音乐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等全国十多所音乐(艺术)专业院校举办师生音乐会,开展民族声乐专业讲学或公开课教学活动。她曾应邀出访
法国、加拿大、
美国、
新加坡、
韩国、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也曾多次担任国际、国内重大
声乐专业比赛评委。被国内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余惠承曾多次被学院授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并被文化部及
武汉音乐学院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2012年被评为
湖北省"十佳音乐风云人物"。
2018年3月16日晚,余惠承精选十七首经典民族
声乐作品唱响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同行和声乐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2022年9月22日,余惠承参加的大型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于9月24日、25日在琴台音乐厅举行。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
声乐基础训练、声音的运用与控制、以及如何将情感与技巧相结合等多个方面。
主要贡献
参与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主持、参与“歌剧表演课程的探讨与研究”、“音乐表演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研究”等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科研活动,编撰有《湖北民族声乐教学曲集》,主编《声乐教学与训练曲集》等多种民族声乐专业教材。
参与、主持“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声乐理论文献研究”、“楚音乐文化研究”等课题的科研工作,在《黄钟》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回顾》等学术论文。
获奖记录
曾在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专业组
二等奖曾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中获专业组二等奖
在“全国少数民族艺术
孔雀奖声乐大赛”中获专业组银孔雀奖
在首届“樱花杯声乐比赛”中获民族唱法第一名
在文化部、国家民委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孔雀奖声乐大赛”中获得银奖
在“首届樱花杯声乐比赛”中获得民族唱法第一名,在“全国新人新作比赛”中获湖北赛区
一等奖出版《桃花红 杏花白——余惠承 民族声乐教学曲目演唱专辑(Ⅰ)》《一首桃花——余惠承 民族声乐教学曲目演唱专辑(Ⅱ)》(CD)和《一树的嫣红 一瞥的痕迹——余惠承2009年个人独唱音乐会现场实况》(DVD)
在《艺术教育》《音乐创作》《黄钟》《歌海》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民族声乐演唱方向艺术硕士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民族声乐演唱设计的基本途径与内容》《乡音的变奏与乡情的交响——歌曲\u003c水乡谣\u003e的歌词分析及演唱处理》等学术论文,研究成果曾获“
长江之春”科研成果
一等奖、
湖北省优秀文艺论文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