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的仙塔位于连江县城关西南街上,有一条小街名为仙塔街,顾名思义,在这里有一座名为仙塔的石塔。石塔始建于
唐朝大中三年,已有1160年的历史了。古塔坐南朝北,为
花岗石结构,飞檐斗拱,八角仿木阁楼式建筑。塔的正门嵌有两尊
青石雕造的武士像,这两位武士高1.85米,身材魁梧,目光如炬,各执兵器,高大健硕,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之貌。
仙塔以精美的石构雕刻而闻名,塔基上雕刻有海浪形波纹,上面履以莲花形塔座,塔的八个面雕刻有图案迥然不同的如
娇金花天牛、天马、双狮戏珠、双凤朝阳以及祥云
丹顶鹤等
浮雕,这些雕刻作品生动传神,令人目不暇接。第一层塔的中间每个面各有一个
佛龛。据史料记载,佛中原都有两尊青石刻的罗汉佛像,而今
罗汉像已了无踪影,只在塔内壁佛龛里尚保存着一尊残像。佛龛的下方雕刻着连枝莲花和神兽的图案,两面相连接的尖角上刻有一枝含苞欲放的莲花,莲花的顶端向外延伸着两条张开大口的龙首。这些
龙首铜像并非装饰之用,它们是整体建筑的一部分,起着联拱榫接的作用。龙首顶部,即第一层塔的顶端,覆盖着瓦形塔檐,雕刻精美绝伦,彰显唐代建筑雕刻风格,经千年风霜的侵蚀,至今依然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塔的第二层雕刻简练得多。第二层门槛边镶嵌着两尊石雕
门神,内侧石柱上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妙法莲华经”,顶端的门额有“悉达多密达罗”篆刻。
据专家考证,此塔为
唐朝藏经塔。塔畔原有一座寺院,据史籍记载,寺院本名
五台山竹林寺,与塔同时建造,唐
咸通年间,皇帝御赐寺匾,命名为“护国天王寺”。明朝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侵袭,连江县城筑造城墙,这座护国天王寺被拆除了。这座塔究竟是建造时就是两层,还是后来因兵而遭损毁残存两层,有待研究考证。
当地百姓把这座残缺的石塔称为“无尾塔”,其中还有一段民间传说:古时候在
连江县玉泉山上,有一个成精的犀牛怪屡屡下山祸害百姓,村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多次寻访和尚道士作法驱魔。然而
犀牛怪法力无边,和尚道士与它作法时均败下阵来。恰好临水夫人
陈靖姑途经此地,见到百姓遭难深感同情,她手持拂尘,与犀牛怪大战数十回合,直杀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趁犀牛怪力尽胆怯之际,陈靖姑拂尘一扫,将仙塔的塔尖飘移到玉泉山上,一阵巨响,将犀牛怪压在了塔尖内,幻化成玉泉山上的犀牛岩。从此犀牛怪再也不能祸害人间,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陈靖姑飘然而去,仙塔则成了无顶之塔。如今在连江县城近郊的玉泉山上,犀牛岩依然耸立,岩顶上一尊精巧的小石塔仍在,这些都成为玉泉山上的极佳景致。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玉泉山上的那座石塔与仙塔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仙塔原为
连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连江县的这座
唐朝仙塔列入名册,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