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乐山》 是由沐青杉执导,
苏余年、武叶制片、豌豆妈妈、陈晓宇、蟹子等主演的公益纪录片,于2016年4月24日在太平洋电影院进行公益展播。影片讲述了一群在外打拼的
乐山市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并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在乐山开创了自己独特有趣的生活方式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在外漂泊后回到乐山发展的影子、坚持公益活动多年的苏余年、从事
艾滋病防治工作多年的医疗工作者陈医生等……跟随着主人公小武的视角,20位乐山主人翁真实的生活故事放在了屏幕上,他们用不同的生活方式,诠释着自己的人生态度。而主人翁小武,也在认识这群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更多对原乡的眷念和热爱。
作为
微电影的制片人之一,武叶也是聚集7名主创的召集人,他和另一名制片人
苏余年因为共同爱好而结识。受到张扬导演的纪录
短片《
生活在别处》的启发,两人进而萌发了制作一部记录生活在
乐山市的人的微电影。因为热衷公益和旅行,武叶和苏余年结识了一群生活在乐山的人们。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却有着同一种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
“人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我们的影片全部以人物真实生活为素材,用影像的语言来呈现有温度的生活方式。”据影片主创团队介绍,《回到乐山》的全部制作经费来自众筹,制作时间历时5个月,没有任何赞助和商业广告植入,从制作目的到制作过程和传播方式都在践行公益精神,“影片的发起和制作全部都是非专业人员,大家都在不同的行业有自己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影片的制作。大家都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原乡的热爱在做这件事。”
影片的7名主创有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沐青杉,有从事金融工作热爱旅行
摄影的
梳化旅行武叶,有全身心投入公益的全职社工
苏余年,有多年坚持志愿工作的豌豆妈妈,有在外漂泊后回到
乐山市的音乐制作人
蟹子,有乐山最早做
艾滋病干预工作的医生陈晓宇,有玩转
机车、乐队、设计的
客栈主人前三板。各自有各自的精彩,却又因为共同拥有对生活的热爱而走到一起。
《回到乐山》首映之后又相继在成都、
东莞市、
洛杉矶等城市进行众包放映,吸引了约1800人次观影。众包放映是在一个能够放映的空间,聚集一定数量的人看片分享。之所以选择众包放映的方式进行传播,蟹子说,他们没有把影片当作产品来推广,而是希望借助这种形式挖掘更多拥有共同情怀的人。众包放映相对网上传播更多地是以面对面的方式,增加观者的互动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可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从制作目的到制作过程到传播方式,“温度”一直在传递。
“这是一件有时代感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乐山的浪漫,感受到乐山人对生活的激情……”《回到乐山》观影结束后,女作家向响对这部片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回到乐山》对乐山人当下的状态进行了很好的呈现,也对宣传乐山作出了贡献。而在首映观影典礼的互动环节,导演沐青杉透露,由于时间比较紧,《回到乐山》制作准备得稍显仓促,“接下来我们有可能将其做成系列,来全面的展现乐山和乐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