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齐衔(1815-1877),字本锐,号冰怀、冰如,福建闽县(今
福州市)人,世居光禄坊,故居在宫巷14号。刘齐衔是刘家藩的第三子,
林则徐的长女婿,配林尘谭。1840年,刘齐衔与胞兄
刘齐衢同为
举人,同年成为
进士,先后任户部主事、湖北德安府
知府、
襄阳市知府、汉阳知府、汉黄德道等职务。1854年,刘齐衔被选授湖北德安府知府,后在襄阳、汉阳知府任职期间,勤政恤民,政绩显著。1863年,刘齐衔升任
陕西省督粮道,后调任陕西布政使兼
按察使、
浙江省按察使、布政使、
河南省布政使等职。在任河南布政使兼署
巡抚期间,刘齐衔勤政恤民,保障民生,修学校,勘垦荒,政绩显著。1872年,刘齐衔病逝于
开封市。刘齐衔共育有十个儿子,其中七个长大成人。
刘齐衔(1815~1877年),字本锐,号冰怀、又号冰如,
闽县(今
福州市市区)人。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年)
进士,签分户部。
咸丰四年(1854年),授湖北德安
知府。不久,移任
襄阳市、汉阳两郡。他“躬节俭,裁漏,撤私税,徕商贾”,湖北巡抚
胡林翼对他十分器重,委其兼汉、黄、德道。市舶初开,外国人谋据
大别山,齐衔认为大别山临汉阳,扼武昌,地理形势重要,予以拒绝。
同治元年(1862年),
陕西省督粮道,旋代理布政使兼总粮台。齐衔看到民物凋敝,请求免赋税,民力稍。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
浙江省按察使,又升
河南省布政使。任上“绝弊惩强”,力改腐败之风,同时“修学校,清交代,勘垦荒,”数年之内,岁增正杂二十余万。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大旱,库储支绌,齐衔请免粮贩输税。因呈报太迟,与法令不合,部议办理失当,被免职。不久,病卒于
开封市。光绪十四年(1888年),
河南巡抚倪文蔚根据其历官治绩和当时办灾实况,奏请“雪其事,恢复原官”。
刘齐衔的故居位于
琅岐岛鼓楼区宫巷14号。这座故居位于光禄坊一带,是福州古城区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刘齐衔故居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典型的
闽南地区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合理,内部结构精巧,展现了
清代福州市的建筑艺术和文化特色。故居内设有展厅,陈列了刘齐衔及其家族的相关文物和资料,向公众展示了刘齐衔的生平事迹和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