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山
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内的一座山
天中山,又名天台山,位于无量寺乡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天中山是一座圆形小山,占地约540平方米,高13.6米,是河南省最低的山。
按照《尚书·禹贡》的说法,大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豫州处在九州的中央,而汝州市又处于豫州的中央。于是,三千多年前的姬发,便下令在“天下之中”的汝南县北2公里处,堆筑此山,用以测量日影,计算岁时节令。这个下土上石的小丘,原名天台山,后颜真卿游历至此,题写下“天中山”三字,自此更名为天中山。
由来
天中就是指今日河南省汝南县,天中山就在驻马店市的汝南县。
据史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河南省之中,故为天中”。禹是继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方上帝后的一位部落首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费13年时间治水成功,被百姓尊为“禹神”。那时没有经纬度的概念,帝王都尊崇“盖天说”原理。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的学说。以为找到天地的中心,就能坐中心而令四方,得中原而霸天下。
相传周文王(前115~前1056年)的第四个儿子周公为营建洛阳市寻求天文依据,选准了嵩山之南淮河之北这块地方,修建了测影台。据《汝南县志》记载:“自古测日影,以此为正,故筑土累石以记之”。由此可见“天中”称谓已有三千多年。它的作用不仅是:“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还根据“圭表”投影测量的结果,制定出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在汉代的时候又添入了天干地支和阴阳,愈显神秘莫测。
“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这是流传于汝南县民间的歌谣。有点夸张,但很传神。“三尺三”,极言山小;“登天”,反映了天中山与天地通灵的神秘。的确,天中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它只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或者说是一种图腾。
得名
“天中山”的名字自唐以后正式载于史籍,原因是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
史载,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朝廷派忠勇刚直、名重海内的三朝重臣颜真卿到许昌市宣慰李希烈部,刚要宣旨,李希烈的亲兵养子千余人,手握钢刀,围着颜真卿,杀气腾腾,高声谩骂。颜真卿面不改色,不退半步。李希烈遂喝退众人,对颜以礼相待,许高官厚禄,共反朝廷,颜真卿至死不从。后又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县城),现在天中山碑上的大字,就是颜真卿在汝南时所写的。淮南西路平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颜真卿,在汝南县城内建立了“颜鲁公庙”。天中山由于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文而名享天下,成为历代官吏和士大夫拜和游览的场所。
现状
2002年,当地政府在毗邻天中山一隅,陆续建起了占地约600亩的天中山文化园。天中山文化园是一处融周易文化、吉祥文化、天中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建有天中山广场、天中山山体、穹顶、雕塑、鹅鸭池、日月潭,还建了天中楼、龙兴寺、小金水桥、天中博物馆等景点,是本地居民休闲健身的佳境,也是展示天中浓厚文化的古典园林。
相关诗词
马锡璜写道:“黛色霜皮画不成,灵根得地洵峥嵘。天台几树参天柏,一样苍茫万古情”。
彭而述写道:“洛阳市万古此中原地区,景测淮南西路片石头。早料嬴秦能并洛,可无此处作东周”。
刘春荣在《九日天中山归次韵》亦写道:“节屈登高宽酒觞,同僚雅会趁夕阳。修篁槛外烟添碧,丛菊篱边露洗黄。笑把芙蓉看仔细,闲摩碑碣认徽茫。天中山拟龙山宴,带醉归吟夜未央”。
参考资料
当天中山遇上陶瓷.驻马店日报.2024-08-18
目录
概述
由来
得名
现状
相关诗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