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译名室,全称为参考消息报社译名室,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成立的中国大陆唯一官方新闻译名审定机构。该机构负责审核并规范全球重要或常用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军事科技名称等的中文翻译,是
中原地区外文译名的权威来源之一。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中国外文译名缺乏统一性,周恩来总理指示将译名工作统一至新华社。为此,新华社联合外交部、军委机关、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召开了会议,确立了译名应遵循“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原则。
1956年7月24日,新华社党组成立了译名组,后更名为译名室,成员包括段昭麟、吴钟灵和苏德民三人。译名组制定了多种语言的译音表,并编制了《
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该手册于1965年由
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对中国译名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译名室继续推出其他语言的姓名译名手册,并在1993年发布了包含65万条词目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2007年,该词典经过修订,增加了约4万条新词条。
新华社译名室在处理某些知名人士的译名时遇到了争议。例如,对于“基地”组织头目
奥萨马·本·拉登的名字,译名室主张采用“本·拉丹”,而
中国中央电视台坚持使用“本·拉登”。此外,对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姓氏,译名室将其译为“奥巴马”,而
美国驻华大使馆曾建议使用“欧巴马”。最终,美国驻华大使馆在2015年2月开始使用“奥巴马”作为正式译名。在
查理周刊事件中,译名室认为应将Charlie Hebdo译为“沙尔利周刊”,而非“查理周刊”,但在2016年的中央媒体会议上,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原则,决定统一使用后者。对于第45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名字,尽管有人提议使用“川普”,但译名室仍坚持使用“特朗普”。
新华社译名室的工作不仅限于书籍出版,还包括为大型国际活动提供支持。在北京
奥运会期间,译名室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为3.6万名外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翻译正确中文名字的任务。
新华社译名室的主要著作包括《
英语姓名译名手册》《
法语姓名译名手册》《
德语姓名译名手册》《俄语姓名译名手册》《日本姓氏手册》《
西班牙语姓名译名手册》《
葡萄牙语姓名译名手册》《意大利姓名译名手册》《罗马尼亚语姓名译名手册》《世界姓名译名手册》《世界报刊、通讯社、电台译名手册》《世界地名译名手册》《世界工商企业译名大全》以及《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