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滨遗
程滨遗
程滨遗(1876~1953),字小苏,安徽省怀宁县枫林乡程家冲人,一生中创办学校20余所,是中华民国安徽教育界的著名人士。
人物生平
程滨遗岁余丧父,由祖父扶养教育。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秀才,二十二年中举人副榜,二十五年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习数理,二十八年毕业归国。他是今安庆地区留学外国第一人。
归国后,时南陵县宣城市一带客民(由湖南省、湖北及安徽各地逃难到皖南的平民百姓)苦于子弟不得入学,慕名聘请程滨遗前去设馆教学。先在南陵开办育青小学,接着创建炳灵、同安、文斗3校,在宣城创办求实小学、端安小学,又在南陵开设师范讲习所,培养师资。但不久,各小学及师范讲习所招生困难,再次电请他前往。程滨遗经学务处批准公假半年南下,到客民家中走访,苦口婆心劝民送子入学,并将南陵4所小学合并为储才高等小学,使招生问题得到解决。
光绪三十三年,怀宁县中学堂突起风潮,久未平息,怀宁人士电请他当监督(校长),这是他在家乡办学的开始。宣统二年(1910年),为兴学育才,他各方奔走,筹措经费,创办私立安徽高级农业学堂(后改为蚕桑学校)。同年,怀中又发生学生反对监督的学潮,地方人士又推挽他再次兼任怀中监督。在兼职怀中时,整顿了校产,购置了图书仪器,使这所一无所有的书院式学堂,初具近代化学校的规模。翌年他与光明甫一起创办私立专门法政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单独筹款创办江淮大学,设文、法两院,任副校长。江淮大学后改为省办,称法政专门学校。
民国元年至7年,先后在安庆市北京市两地创办《民岩报》和《中原日报》。在京办《中原日报》时,因撰写《冯国璋之总统梦》一文,报馆遭警卫军捣毁,他个人也遭拘押数月,获释后被驱逐出京。
民国8年,回到安庆,翌年接任六邑中学校长。任职中,消除了校董杂居校舍、控制经费、安插不称职教师等各弊,增设了仪器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充实了教学力量,使教学质量不断上升。同时,辟运动场,种植树木,培植花圃,疏浚旧塘,筑墩建亭,养鱼种莲,使校园之美为安庆市各校之冠。11年,受安徽省教育界重托,兼任省教育专款委员会委员,司筹划监察。翌年,组织监察委员会,任主任委员。16年,设置省教育经费管理处,任处长,遂离开六邑中学(19年正式辞职)。17~20年,他还兼任安徽大学教授。
民国21年,安徽大学兴建农学院,校长程演生和他分别兼任建筑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两年完成了建院任务。24年,教育部督学来安庆视察,提出怀宁中学校址狭小,条件简陋,不适合设立中学,饬令停办。怀宁县地方人士,再度力挽他担任校长,担负新建怀中任务。他接受这一艰巨任务后,首先选定县南京夫子庙(今安徽省安庆市第四中学)为新校址,筹集款项,开工建筑。上年,怀宁全境遭受特大旱灾,程滨遗曾亲自和上海商业银行联系,签订贷款合同,请准关务署发给免税护照,购进安南(今越南)、泰国(今泰国)大米十万石,以低于市价三分之一价格平,使怀宁城乡居民安全地度过了灾荒。这次怀中兴建校舍,向家乡募款,乡里闻讯,纷纷捐助。至第二年,校舍竣工后,又建成一座图书馆,并率先捐赠二十四史一部。
民国26年,抗战爆发,他将怀中迁至高河镇。遂离校西上,旅居宜昌市、万县、江津区遵义市等地。在此期间,编成《中国田赋史》一书。抗战胜利,返回安庆市,35年在安徽大学教授《中国法制史》,并一度兼任怀中校长。新中国建立后,被推荐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这时他完成了《安庆旧影》这部著作。1953年2月在安庆病逝,终年77岁。
个人著作
他一生著作,除上述两书外,还有《中国法制史》、《风尘旧影》、《风烟旧影》、《文学源流》等。《中国法制史》已由安徽大学出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个人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