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鸟是一种非常稀少的
鸟纲,普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带,是冬季南迁的候鸟。鸨鸟不善飞行,容易遭到人类不断地猎杀,种类和数量都消失得很快。
英国的鸨鸟是早在1838年时绝种的。
鸨是与鹤亲缘关系很接近的一种大型鸟类,体高近1米,体重10~15
千克,所以又称
大鸨,它头蓝灰色,上体棕黄褐色,杂有许多黑斑点和黑波纹。两翅大都灰白而飞羽黑色。前胸两侧与背以相同,下体前胸以下纯白色。它卧伏在沙地内,棕黄斑驳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它隐藏在草丛里,又像一堆枯黄的蒿草。鸨遇到敌情时,总是顶着逆风方向急速奔跑,然后缓慢地扇动两翼,平稳地低空飞翔而去。它的翅膀虽大,却飞不高,也飞不远,在空中几分钟以后,又重新落地。由于长期沙地奔跑生活,脚趾退化,仅有三趾。鸨不论起飞,降落,觅食,受惊……从不鸣叫,是个名副其实的哑吧。
每年春末夏初,鸨开始进行繁殖,这时雄鸟喉部气囊鼓突.使整个胸部形成球囊状;同时,将尾羽朝天直竖,颈部和两翅的羽毛也一根根竖立起来,在
雌鸟面前摇摇摆摆地来回走动。以炫耀自己吸引雌鸟。交配过后,它在地面草丛中挖坑筑巢,巢坑深2~3厘米,直径20~25厘米,坑内铺少数干草,每窝产2~3枚卵,在暗绿色的卵壳上缀以深浅不一、稀疏不等的紫灰色斑块,孵卵任务由雌雄双亲轮流承担。
鸨鸟普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带,是冬季南迁的候鸟,主要活在中国东北西部和华北开阔的草原、沙地。鸨鸟生性只能浮水,因为爪子间有蹼,但缺少后趾,所以无法抓握树枝,不能像其他鸟类一样在树上栖息。它们十分善于奔跑,遇到敌情时,会顶着逆风方向急速奔跑,然后缓慢地扇动两翼起飞。但在空中飞行几分钟后,又会重新落地。
1997年,
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抢救了6只鸨鸟,对它们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发现雄鸨求偶时,表现出一种炫耀的动作,如张翅,拱尾,翅尾前翻,臀部扭动,双翅左右摇摆,全身羽毛抖动,紧跟着雌鸨相逐。雌鸨也作出相应的接近求偶的动作。这些炫耀表演,在发情期间,每天出现5~7次。鸨鸟即将从地球上消失,这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观察,有助于加深、补充和纠正古籍记载的不足。这个观察说明,鸨鸟发情期间表现的求爱动作,本来是动物的天性,且以雄鸨为主动。人们却给雌鸨扣上“喜淫而无厌”的帽子,转嫁到妓女头上,完全是观察错误和男性的偏见。
在全世界共有23种,分布在欧、亚、非、澳四大洲。中国仅有三种,即
小鸨、
波斑鸨和
大鸨。
在这三种鸨鸟中,以大鸨的个体最大,体高在60~70厘米,有的雄鸟重达15公斤,是草原上最大的鸟,也是猎禽中最大的种类,同时是世界上能飞起的最重的鸟类。尽管如此,飞行的鸨鸟样子非常夸张,毫无御风的快感和优雅,就像一个来自于虚无中的怪客,甚至还晕眩于云雨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