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鬶是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陶瓷器具,其特征包括三个支撑脚、手柄以及类似鸟类嘴巴的出水口。
历史沿革
陶鬶最早出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期,随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广泛流行。它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形态特征
陶鬶分为夹砂和泥质两类材质。夹砂陶鬶通常较为粗糙,底部常带有燃烧过的痕迹,有些内部甚至残留着灰黑色物质,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曾被用于加热或储存酒精饮料。而泥质陶鬶则更为精细,可能是专门用于倒酒的工具。龙山文化晚期出现了平底陶鬶,这种形态的发展最终影响了后代的酒注子和酒执壶等注酒器的设计。
文献记载
汉代文献《说文·鬲部》对陶鬶进行了描述:“三足釜也,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其中,“喙”指的是类似于鸟类嘴巴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