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贝喙鲸
大型的喙鲸类
阿氏贝喙鲸旧称阿诺氏喙鲸,又称南方四齿鲸、南方喙鲸、新西兰喙鲸、南方巨瓶鼻鲸和南方鼠鲸,是大型的喙鲸类,在南半球呈环南极洲分布,与生存于北半球的亲戚贝氏喙鲸相当近似。但外观比贝氏喙鲸体型稍大。
形态特征
阿氏贝喙鲸的外观与贝氏喙鲸相似,但体型略小。身躯长而几乎呈管状,背鳍小,位于背部中央后方的位置。背鳍的顶点通常圆钝,后缘呈镰刀形。胸鳍末端呈圆形。额隆明显呈球状,至嘴喙基部倾斜度较平缓。嘴部曲线长,末端弯曲上翘。下颚比上颚要来得长,所以位于嘴喙尖端的两颗三角形牙齿即使在嘴巴闭上时也会露出来。在大牙的后方有两颗小牙,但隐藏在嘴中。无论雌雄鲸都有突出的牙齿。全身几乎全为石板色至浅褐色,头部颜色较浅。随着年龄增长,在其额隆、背部与身体侧面会增加许多白色长条伤痕,年老个体在腹部会有伤痕。其伤痕使整体外观呈大理石般的花纹。阿氏贝喙鲸闭嘴时仍看得见前齿,额隆状喷气孔的圆边朝向前方,较宽的白色疤痕,背部尤其明显(仔鲸疤痕较少),背部宽而平,背鳍呈三角形或镰刀状,末端圆钝,与体长相较,背鳍显得非常小,尾鳍宽阔,胸鳍短而宽,胸鳍的前,后缘几乎平行,腹部有淡灰或白色的云状斑块,体色通常呈蓝黑或暗灰色(幼年者一般为鼠灰色),体型粗壮,呈纺锤状。老鲸前齿已磨损至牙龈,伤痕广布,头部至背鳍的体色会较淡或呈污白色,尾鳍深潜之前,尾鳍有时会扬升,后缘稍微向内凹或几乎平直,有些个体的尾鳍中央会有小凹刻。两齿间的空隙可达20厘米,颚部内还藏有第2对牙齿,到晚年才会长出。
生活习性
阿氏贝喙鲸通常易受惊吓而难以观察,在海面辨认的难度相当高。似乎具群集性,一般多观察到它们以彼此间靠得很近的群体出现,数量多在10头以下,但有时可达50头之多。在南极洲附近,研究者曾追踪一个由约80头喙鲸科组成的群体达数小时之久,最终它们分散为8至15头不等的小群消失于流冰群间。有记录的潜水时间多在15至25分钟之间,通常会潜至1,000米深处。曾观察到一个鲸群潜航超过1小时,这段时间里它们游了6公里以上的距离。在海面时会以慢速游动,换气15次左右后再次下潜;喷气低矮(高度近2米),略朝前方倾斜,呈树枝状,阿氏贝喙鲸的食性与贝氏喙鲸相近,包含枪乌贼、章鱼与深海鱼等。阿氏贝喙鲸的资料十分有限,其数量相当稀少。因为与贝氏喙鲸极为相似,所以人们认为它们是同一品种。然而,两者在地理分布上是隔离的,而且阿氏贝喙鲸的体型较小。从活体的观察显示,阿氏贝喙鲸体长可至12米;但是所有经过调查的死亡标本都不及此长度。很容易与南瓶鼻鲸混淆,两者在海上几乎难以分辨;然而可以留意阿氏贝喙鲸的嘴喙较长,前额则较不圆。雌雄两性的牙齿都突出,这在喙鲸科中极不寻常;老鲸的突齿可能磨损至牙龈处。体色虽然暗,但是海中却呈现淡褐色,甚至橙色;这是微生藻类——硅藻覆盖全身造成的结果。
物种行为
阿氏贝喙鲸行为与贝氏喙鲸大致相似。一般善于回避。在海面缓慢巡游;在潜水之前,会先喷气15次左右。喷气呈低矮,扩散的树丛状。小群体紧密地聚在一块,会一起浮升及喷气。一般的潜水时间为15至25分钟,但是也可以潜行至1小时,甚或更久。浮升时,嘴喙先出现。牙齿在阳光下会闪闪发亮。
分布范围
阿氏贝喙鲸在南半球大致呈环极区分布,由南极洲浮冰边缘(约南纬78度)往北达约南纬34度,在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印度洋南部皆可能出现,不过大多数观察记录都在南纬40度以南的地方,最常在塔斯曼海一带发现,新西兰曾有集体搁浅记录。有时会因为被冰层困住而被迫在南极洲过冬。分布于南极附近的冷温带与极地水域;约略在南纬34度以南,即发生搁浅最北的地点;有记录显示曾在南纬64度的南极半岛出没。多数的搁浅记录都发生在新西兰附近,库克海峡似乎分布得相当多,尤其在春夏两季。多数目击都发生在塔斯曼海,以及南太平洋的阿尔伯特罗斯山脉附近。地图呈现的是主要的目击集中地,但已知南大西洋的南佐治亚州,以及南非亦曾出没。性喜栖息在深水断崖,海底山以及其他地势陡峭的海域。已知阿氏贝喙鲸会进入冰山区;夏季时极靠近冰缘水域,但在冬季时可能迁徙至别处。
生长繁殖
因科学家对此物种研究较少,对其生殖情形几乎完全不明,因其相关特性与贝氏喙鲸近似,推测怀孕期亦为17个月左右。
生存状态
阿氏贝喙鲸的出现频率略低于同样分布于南半球南瓶鼻鲸,但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它们从未被人类捕捉,似乎没有急迫的生存危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物种行为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生存状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