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血矛线虫
毛圆线虫科血矛线虫属动物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ius)寄生于牛、羊的第四胃内,有时偶见于猪和人的小肠。本虫分布中原地区各地,猪见于甘肃省。据报道,山西省绵羊感染率为60%以上,浙江湖羊感染率高达94%。
捻转血矛线虫虫体纤细毛状。雄虫淡红色,雌虫由红色的肠管和白色的生殖器官相互捻转,形成红白相间的特征,经固定液固定后的虫体呈淡黄色。捻转血矛线虫口囊很小,在口囊的内背侧有一角质矛状小刺,称背矛。捻转血矛线虫颈乳突1对,位于食管部位的前1/4,距前端0.4~0.5毫米。
捻转血矛线虫雄虫长18~22毫米,宽0.336~0.339毫米,交合发达,侧叶大,由平行伸出的腹肋、侧肋和外背肋支撑。捻转血矛线虫背叶小,不对称,偏于左侧,由一个“人”字形的背肋所支撑;交合刺1对,褐色,等长,末端有不明显的小钩;导刺带梭形,浅黄色。雌虫长26.5~32毫米,宽0.483~0.525毫米;阴门开口于虫体后半部,开口处前方有一唇片状悬垂物,称“阴门盖”,有时阴门盖呈球形。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椭圆形,灰白色;初排出的卵,含有16~32个内细胞团;虫卵的大小为0.075~0.095x0.040~0.050毫米。
形态特征
虫体淡红色,头端细,内有一个小的角质矛状构造,虫体前部左右各有一个颈乳突;雄虫长15~19毫米,交合伞的两侧叶大,交合刺二根,末端有小钩。雌虫长18~30毫米,由白色的生殖器官捻转于红色的肠管上,形成红白相绕的外观。生殖孔外有一唇状盖叫做阴道盖。虫卵椭圆形,长0.08~0.085毫米,宽0.04~0.045毫米,卵壳薄。
顶面观乳突呈菱形,两侧的乳突较瘦小。退化的口腔内有1角质的矛形齿,齿从食道漏斗背面前部长出。齿的前1/4部急骤缩小变薄,其腹面凹陷,形成三菱形的锐刃,这在吸血时易于切割组织,食道腺管孔开口于齿的前1/4中央部。齿的两侧缘约从中部以后形成锯齿状缺刻。口囊底部凸凹不平。食道呈管状,颈乳突明显,位于食道前约1/3处 。
雄虫
体长15.14-19.72 mm,最大宽度0.239-0.286 mm。食道长1.272-1.527 mm,宽0.103-0.127 mm。神经环距头端0.270-0.334 mm。排泄孔距头端0.302-0.382 mm。颈乳突距头端0.398-0.477 mm。交合伞分3叶,背叶小,呈圆形,边缘平滑,位偏左侧。2侧叶发达,伞膜厚向内弯曲。
侧叶外面有明显的纵走隆起,有纤细的横纹,内面很多明显的皱褶呈放射状,接近伞缘皱褶变细,沿纵向成脊状,其两侧为细小的皱褶。具伞前乳突。腹腹肋较侧腹肋短小,2肋均达伞缘。侧肋起于共同主干,前侧肋和中侧肋又有共同的支干。侧腹肋和前侧肋是各肋中最粗壮的,前侧肋伸达伞缘,远端与中侧肋相距较远,中、后2侧肋大小相近,远端相靠很紧,并向背侧弯曲。
背肋“人”字形,末端稍弯曲。交合刺1对,褐色,等长,长0.413-0.477 mm,宽0.035 mm,其近端较宽,远端窄小,末端膨大成1小结。在每个交合刺的窄部上,各具有1个鱼钩状倒钩,其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左交合刺倒钩距远端0.0180.032 mm,右交合刺倒钩距远端0.042-0.047 mm。引带棕色,梭状,长0.223-0.320 mm,宽0.035-0.042 mm。生殖锥不大,有2个皮领,皮领末端在交合刺未伸出时合在一起,呈圆形突起 。
雌虫
体长22.99-27.92 mm,宽0.430-0.557 mm。食道长1.289-1.723 mm,宽0.095-0.160 mm。神经环距头端0.350-0.386 mm。排泄孔距头端0.318-0.366mm。颈乳突距头端0.382-0.477mm。阴门上有增厚的角质瓣膜,其形状有4种:亚球型、舌形、混合型(兼有亚球型和舌型)和光滑型(缺瓣膜)。排卵器较发达,包括括约肌长0.636-0.875 mm,宽0.095-0.127 mm。
阴道短,长0.123-0.140 mm,宽0.063 mm。肛门后尾部渐细,末端略成圆锥体状。尾部有2个侧乳突,距尾端0.105-0.203 mm。尾长0.431-0.684 mm。成熟雌虫1天可产卵5000-10000个。卵椭圆形,大小为0.070-0.081 mm×0.039-0.055 mm。卵壳薄而透明,刚排出的虫卵含有16-32个胚细胞。
参考资料
..2024-04-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雄虫
雌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