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红杉(Larix speciosa Cheng et Law),又名缅甸红杉,是松科落叶松属的
乔木,高达25米。树皮暗红
褐色,呈鳞状开裂,小枝下垂,淡紫褐色、红褐色或淡褐色。短枝粗壮,有宿存芽鳞,冬芽卵圆形或圆锥形。叶呈倒披针状窄条形,先端钝或尖,长2.5-5.5厘米、宽1.5-2毫米。雄球花圆柱形,长约1.6厘米,径约5-7毫米,有长3-4毫米的
雄蕊。
球果熟时呈红褐色或紫褐色,长7-9厘米,径2-3厘米。
种鳞约100枚,种子白色或灰白色,具不规则黄褐色斑纹。球果10-11月成熟。
怒江红杉分布于
缅甸北部和中国,主要生长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地带。在中国,怒江红杉分布在
云南省西北部(
剑川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丽江县、
德钦县、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墨脱县、
波密县、
察隅县)等地。
怒江
北美红杉的木材性质和用途与红杉相似,可作建筑、电杆、桥梁、器具等用具,以及家具和木纤维工业原料。树干可割取松脂,皮可提制胶。怒江红杉可作分布区内的造林树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近危(NT)。
它的小枝下垂,一至二年生长枝淡紫
褐色、红褐色或淡褐色,无毛,间或微具白粉;短枝粗壮,有一至数环向外反卷的宿存芽鳞,暗褐色或黑褐色,上部较粗,直径6-8毫米, 基部较细,顶端叶枕之间无毛;冬芽卵圆形或圆锥形,芽鳞膜质,红褐色或紫红色,近圆形,边具缘毛,外部芽鳞的缘毛常不明显。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2.5-5.5厘米,宽1.5-2毫米,先端钝或尖,上面平或下部中脉隆起,无气孔线,下面中脉隆起,沿中脉两侧各有3-5条白色气孔线。雄球花圆柱形,长1.6-2.2厘米,径约5-7毫米,
雄蕊长3-4毫米,药隔厚,三角状;雌
球花圆柱状椭圆形,淡紫
褐色或淡红紫色,珠鳞小,苞鳞显著,斜展并向后弯曲,膜质,
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微急尖。
球果熟时红褐色或紫褐色,圆柱形,长7-9厘米,径2-3厘米,梗长5-7毫米,
种鳞约100枚;中部种鳞倒卵状矩圆形或近矩圆形,先端截形而微凹,中下部微渐窄,基部耳状,长1.2-1.5厘米,宽8-9毫米,背面有密生细小瘤状突起和短毛;苞鳞显著外露,披针形,向外弯曲,长2-2.4厘米,下部宽3.5-4.5毫米,先端具渐尖或微急尖的长尖头; 种子白色或灰白色,具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纹,斜倒卵圆形,长约5毫米,径3毫米,连翅长1-1.2厘米;种翅先端圆,中部近等宽(约4.5-5毫米)。花期4-5月,
球果9-10月成熟。
本种近
西藏红杉L. griffithiana (Lindl. et Gord.) Hort. ex Carr.与
大果红杉L. potaninii var. macrocarpa Law.与前者的区别在雌球花的苞鳞斜展并向后弯曲,
披针形,先端具渐尖或微急尖的尖头; 短枝上有一至数环向外反卷的宿存芽鳞,顶端叶枕之间无毛;一至二年生长枝红
褐色、褐色或淡紫褐色,无毛;叶较宽,宽约1.5-2毫米;
球果中部的
种鳞倒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苞鳞披针形,基部宽3.5-4.5毫米,先端具渐尖或微急尖的尖头。与后者的区别在雌球花的苞鳞显著地向后弯曲;球果窄,径2-3厘米,种鳞较小,倒卵状矩圆形或近矩圆形,宽8-9毫米,质地较薄,先端通常微凹;苞鳞窄长,中部不收缩,外露部分长而向后弯曲;短枝粗壮,其上有一至数环向外反卷的宿存芽鳞。
Larix speciosa Cheng et Law,植物分类学报13 (4): 84. 图25. 1-6. 1975.——Larix speciosa Cheng et Law, nom. cum descrip. chinen.,
郑万钧等, 中国树木学1: 167. 1961.——Larix griffithii auct. non Hook. f.: Orr in Notes Bot. Gard. Edinb. 18: 130. t. 241. f. 2. 1933;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28. 1937, 仅指
云南省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