玑衡抚辰仪,又称精密赤道浑仪,是中国
清代制造的重要天文观测仪器之一。该仪器由
爱新觉罗·弘历下令铸造,历时十年,自乾隆九年(1744年)开始制造,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完成,重约五吨,高3.36米。玑衡抚辰仪的设计和制造体现了当时中国冶金技术和雕刻艺术的高水平。仪器由子午双圈、赤道经圈和游旋赤道圈、双层
赤经圈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测定
天体的赤经差、
赤纬和真太阳时。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期间,玑衡抚辰仪曾被掠夺至
德国,后于1921年归还
中原地区,目前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
玑衡抚辰仪的观测部分由一根南北正立的“子午双圈”构成,双圈通过铜枕固定,其中线代表子午正线。双圈内部包含两个并排的“赤道圈”,外部的赤道圈固定在子午双圈上,两端由龙柱支撑,而内部的赤道圈则连接在极至圈上,能够沿着赤道面移动,被称为“游动赤道圈”。最内部的圆环是“
赤经圈”,通过空心铜轴连接在子午双圈的极点上,能够围绕铜轴旋转。空心铜轴中部设有窥管,前端带有十字丝装置,用于提高观测精度。整个观测部分由精细雕刻的云座和龙柱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