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拉·阿末·巴达威
第五任马来西亚首相
阿都拉·阿末·巴达威(马来语:Abdullah Ahmad Badawi),又译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1939年11月26日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州,是第五任马来西亚首相(2003-2009),简称阿都拉。
阿都拉在任期内积极肃贪,成立皇家警察委员会推动改革,身为首相的自己自行立法加强原有的三权分立框架避免首相本身可干预司法等等,因此也被尊称为“廉洁之父”。
2009年4月2日,阿都拉正式卸下首相职务,把职权转让给纳吉·阿都拉萨,纳吉因此成为了第六任马来西亚首相。隔日,阿都拉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马来西亚封衔“敦”。
人名解析
按照马来族名字结构,此人马来名Abdullah Ahmad Badawi中,“Ahmad Badawi”是父名,不是姓氏,提及此人时应以其本名“Abdullah”为主。
针对此人本名和父名,不同国家或媒体存在不同译法:
• 本名“Abdullah”一般译为“阿都拉”,也有机构译为“阿卜杜拉·阿齐兹”。
• 父名“Ahmad Badawi”一般译为“阿末·巴达威”,也有机构译为“艾哈迈德·巴达维”;其父名可简称为“巴达威”或“巴达维”。
• 阿都拉头衔为“敦”,且是一名前往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并按教法规定履行了朝觐功课的男女穆斯林,因此在其本名前常加上“敦·哈吉”,以显示其身份地位。
人物生平
成长记录
1939年11月26日,阿都拉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出身于马来西亚北部的槟城州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目前的执政党巫统的创始人之一,母亲是巫华混血儿。
中学:Bukit Mertajam High School, Penang Methodist Boys School。
大学:1964年,马来亚大学伊斯兰教研究学士(Bachelor of Arts in Islamic Studies)。
2009年4月3日,阿都拉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马来西亚封衔“敦”。
政治生涯
阿都拉在父亲去世后步其后尘迈入政坛,1964年加入的政党是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他在巫统中的发展如下:
• 1979年当选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 1988年当选为巫统副主席。
• 2000年5月当选巫统署理主席。
• 2003年10月被任命为巫统代主席。
• 2004年7月当选为巫统主席,同年9月就任。
1978年马来西亚全国大选,他中选为槟城甲抛峇底区国会议员后,历任首相署不管部长、首相署部长(1981年)、教育部长(1984年7月)、国防部长(1986年5月)、外交部长(1991年3月)等职。
基于政治现实,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也有必要尽快委任一名副手,阿都拉作为巫统元老及资深内阁部长,具备了出掌这两个重要职位的资格;温文尔雅,形象清廉的阿都拉,遂成为马哈迪的选择。
1999年1月8日,首相马哈迪改组内阁,委任原外交部长阿都拉为副首相兼内政部长。
2003年10月31日,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辞职退休,时任副首相的阿都拉宣誓继任其位,成为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
2004年1月7日内阁改组后,他除任首相外还兼任第一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同年3月22日,执政政党联盟国民阵线赢得大选胜利,作为国民阵线主席的阿都拉连任首相并宣誓就职。
2008年3月8日,马来西亚举行了第12届大选,以阿都拉领导的国民阵线遭到挫折,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一国会议席。阿都拉原定于2010年转让职权给副首相纳吉·阿都拉萨,但由于遭到巫统高层的压力下被逼提早至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后转让职权,同时也不寻求蝉联巫统主席职。
2009年4月2日,阿都拉正式卸下首相职务,把职权转让给纳吉,纳吉因此成为了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
为政举措
阿都拉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生活简朴,有廉洁先生的美称。
他在担任外长期间先后于1992年、1997年两次来华访问,2003年9月以副首相身份访华。2004年5月,阿都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家族成员
阿都拉的第一任妻子是恩东(Endun binti Mahmud),育有一子一女(Nori Abdullah及Salwa)   。在2005年10月,妻子因乳腺癌于2005年10月去世,享年64岁。
2007年6月阿都拉再婚,娶了珍阿都拉为妻。
轶事典故
在巫统重量级领袖当中,阿都拉无疑是相当出色的一位。特别是巫统党内充斥金钱政治、朋党主义及裙带风的时候,阿都拉的清廉形象,更像一股清流,有助于清洗及提升巫统的声誉,并能广为党内不同阵营接受。阿都拉的政治生涯,可说充满波折。而且,他的沉浮,完全系于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之手。
阿都拉的父亲也是一名巫统领袖。因此,他可说是“子承父业”,生长在一个政治世家,并与巫统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这也是为何在1987年巫统党争中,他最终选择归队的一个因素。早年的阿都拉在槟城接受教育,并于1964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回教研究系,并加入巫统。这与他的前任同僚、前副首相安瓦尔·易卜拉欣的背景相当接近。
不过,两者虽然同是来自槟州,并先后在马来亚大学受教育,份属“师兄弟”,阿都拉和安华的作风,却完全不同。在气质上,阿都拉没有安华“狂英雄”式的传奇色彩,也没有安华雄辩滔滔的口才,即使在青春焕发的大学时代,阿都拉也是一位沉着、冷静及温文的人物;他的温和形象尽管没有安华那么突出,但是,也全无安华锋芒毕露,咄咄迫人的锐气,更容易为人接受。
因此,这两者在气质、个性上的回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日后在意识形态、政治斗争路线、行事作风及价值观念的差距。在安瓦尔·易卜拉欣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吸纳进入巫统,并在槟城峇东埔参选以来,阿都拉便感到这位“同乡兼学弟”的威胁。
尔后,两人在政治上的不咬弦,特别是在槟州巫统联委会中,安华以后来居上之势,登上槟州巫统主席职,阿都拉任副主席,更令当时的巫统党员,有着难以取舍的矛盾情意结。
他在接下来几年官运亨通,于1981年升做首相署部长,同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并出任巫统槟城联委会主席。1984年,他中选为巫统副主席,并出任教育部长,再于八六年调任为国防部长。1987年巫统党选中,他参与东姑拉沙里及拿督慕沙希淡的B队,与拿督斯里马哈迪的A队抗衡。他虽在这次的党选中成功保住副主席的职位,但其部长职位较后却被撤除,不过他却选择继续效忠巫统。1988年新巫统成立,他受委为最高理事会成员,继而受委为副主席。1989年他受委代表巫统参加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担任重组社会小组主席。
在1990年巫统党选中,他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蝉联副主席,并于1991年在内阁改组中受委为外交部长。不过,他却在九三年巫统改选中站在元老派的阵营,结果以微差的票数败给宏愿队的拿督斯里那吉、丹斯慕尤汀及丹斯里莫哈末泰益,失去副主席的职位,但他仍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阿都拉在1995年十二月日宣布参选1996年巫统副主席职位,结果他顺利的重夺巫统副主席之职。
参考资料
中国公民赴马来西亚须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8-01-03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新华网.2017-08-25
目录
概述
人名解析
人物生平
成长记录
政治生涯
为政举措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