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捕鱼
中国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技艺
鸬鹚捕鱼 ,是一种利用驯化的进行捕鱼的作业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捕鱼技艺,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鸬鹚捕鱼的主要捕获对象有鲤、鲫、等底层鱼类。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的江河,湖泊。日本朝鲜、东南亚、南美和欧洲也有采用。
鸬鹚捕鱼的方法在冬天水清、温度低,鱼类活动能力较差时效果最好。夏季水混或冬季风雪天,只能休渔。休渔期间要喂以鱼为主的饲料,每天每只鹚至少要喂500~700克鱼类,而且作业时还吞食不少幼鱼。由于其经济效益不高,同时不利于渔业资源增殖,因此对这种捕鱼方式采取了限制和淘汰措施。近年来,常以鸬鹚夜捕作为旅游观光内容。
特色
竹筏原本停靠于龙虎山无蚊村上游。只听音乐起后,筏子出发,六筏呈一字排开,到达指定演出地点后,围成扇面。鸬鹚捕鱼好戏此时精彩上演。只见“牧鹰人”(渔人)发令,鸬鹚们便一头扎进水里,仅一会儿功夫,第一只鱼鹰钻出了水面,喉咙里塞满了鱼。捕鱼时,鱼鹰们的脖子上,通常套有一根麻织的细绳子,以防它们私吞大鱼。眼疾手快的“牧鹰人”一手抄回子、把鱼头抄进去,一手抓鹰把鱼扔进舱里;顺手拿出一条小鱼填进鱼鹰嘴,用手一抻皮条的活扣、将其皮囊解开,小鱼便进了其胃中……
现状
为了将这项古老的捕鱼技术能够传承并发扬光大,江西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已经将龙虎山中所有有这项捕鱼技艺的渔民召集起来,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鸬鹚捕鱼大赛,在丰富该景区旅游内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中国这项古老的捕鱼技艺不断保留。
魏塘桥港村河面宽广,港泽交错,许多村民为了生活训养鸬鹚,以捕鱼补贴家用。
鸬鹚,也叫鱼鹰,俗称“罗罗鸟”,当地人又称之为捉鱼鸟。每年冬天繁殖后代,繁殖前的鸬鹚脸是红色的,经过配种后约一个星期,它们的脸转为黄色,然后下蛋。鸬鹚蛋与鸭蛋大小及颜色相似,一只鸬鹚一次下蛋约15个左右,少的也有3、4个。此时的鸬鹚性格凶残。桥港村渔民采用母鸡孵小鸬鹚,孵小鸬鹚的时间一般为26天,小鸬鹚出生后约2至3小时才能喂食,首次喂食必须喂小泥鳅的头,因为小泥鳅头有骨头可以把小鸬鹚的喉管挤大便于下次喂食。一个星期后小鸬鹚体重增至300克,身体开始长毛,到了15天食量猛增至200克/天,体重达700克,长到一个月的鸬鹚食量约300克,体重有1500克,二个月的鸬鹚每天吃鱼500克,体重约2000克,三个月后鸬鹚羽毛长齐,可以开始学习捕鱼,鸬鹚捕鱼方法有四种:一是用渔网把鱼围住,然后让鸬鹚把鱼赶进网叫用网;二是把鸬鹚放到江中沿江而下叫放漂;三是在某处深潭停留不走让它捕鱼叫放潭;最后一种是渔火,是晚上工作,鸬鹚跟着渔夫的灯光流动性捕鱼。
桥港村的渔民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放漂和放潭两种。吴友根、吴海生两兄弟在早上四、五点钟将鸬鹚从棚里赶到小船上然后驾一叶渔舟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先用荷包草做的绳子将鸬鹚的颈部绑住,防止鸬鹚消化掉捕到的鱼。然后用竹竿将鸬鹚驱赶下水,鸬鹚们灵巧地腾空跃起,一会儿纷纷钻入水中,搜寻着湖水下的鱼儿,待捕到鱼后,先贮藏在喉囊中,渔夫伸出竹竿,鸬鹚便跳跃其上,竹竿再那么往渔舟上一搭,鸬鹚就上了船。待鸬鹚抖落毛上的水珠,渔夫用手抓住其喉囊,轻轻一捏,囊内的鱼便逐条转个方向,顺着鱼鳍的方向把鱼挤出来。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船舱里逐渐堆积起大大小小的鱼,鸬鹚疲乏了,渔夫就唤回鸬鹚驾船返航,把船停泊到栖息地,用早已准备好的小鱼犒劳辛苦工作的鸬鹚们,这时,饥肠辘辘的鸬鹚闻到了鱼味,都争先恐后地围在他们身边抢夺食物。
吴友根、吴海生两兄弟用鸬鹚捕鱼已经传了5代,从他们的曾太祖父开始就驯养鸬鹚来捕鱼。爷爷吴阿荣传给了父亲吴长生,哥哥吴友根自小跟随父亲学习鸬鹚捕鱼的技巧,从20岁开始,独自一人带着鸬鹚驾船出去捕鱼,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弟弟吴海生年轻时跟随哥哥吴友根学习鸬鹚捕鱼技术,至今也有30多年。
解放初期,桥港村渔业十分兴盛,全村有30多人驯养鸬鹚来捕鱼,张抓鱼的渔民也很多。目前,桥港村还以鸬鹚捕鱼的只剩下吴友根、吴海生、吴德根、包富根四人。由于工业的发展,河水污染加剧,桥港村附近的河里,鱼、虾越来越少,这对吴友根、吴海生等以鸬鹚捕鱼为生的人来说是越来越艰辛了,他们每天要带着鸬鹚划船2、3个小时,到比较偏远、污染比较少的河里去捕鱼,每天捕鱼所得的钱勉强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大,吴友根、吴海生两兄弟祖传的鸬鹚捕鱼法也面临失传的困境。子女们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再过几年,吴氏兄弟都要“退休”了,鸬鹚也面临“下岗”。和鸬鹚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吴氏兄弟和鸬鹚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为鸬鹚的未来担忧,希望鸬鹚捕鱼能长久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鸬鹚捕鱼.jsxww.zjol.com.cn.2016-03-25
目录
概述
特色
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