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作云(1913年—2007年3月),出生于天津武清,毕业于美国春田大学,国家级教练员、中国第一批国家级裁判员之一,中国篮球运动的
波特兰开拓者队和奠基人。前男篮国手、教练员、前篮协主席。
1934年,牟作云入选国家篮球队,赴
马尼拉参加第十届
远东运动会,获得亚军。1936年,牟作云再次入选篮球国家队,参加了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
奥运会。1937年,牟作云来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
清华大学体育系任教,并开始篮球教练生涯。1946年,牟作云赴美留学,在篮球发源地
美国春田学院体育系攻读研究生。1947年,牟作云回到清华大学继续任教。1952年初,牟作云离开清华大学,参与创办中央体训班,并担任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主教练。1954年,牟作云编著了《
篮球裁判法》。1956年10月,中国篮协正式开始行使职权,牟作云当选副主席、技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常委委员。1957年,牟作云成为国家体委公布的第一批18名国家级篮球裁判员之一。1975年,牟作云
补选为中国篮协主席,直至1996年。2007年3月16日,牟作云病逝,享年94岁。
1996年,国际篮联向担任该组织技术委员会委员44年之久的牟作云授予“终身荣誉委员”称号。同年,亚洲篮联也为牟作云这位担任亚洲篮联第一副主席的人颁发了“终身荣誉主席”证书。1999年,入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的50杰。2005年,
中国篮球协会将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冠军奖杯命名为“牟作云杯”,以铭记他的功绩。2019年,牟作云入选FIBA国际篮联
名人堂。2022年12月,牟作云被以“特别致敬”方式举荐入选2022年
中国篮球名人堂。
牟作云幼年随父母来到北京,先后在育英小学、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就读,并在初中时入选校篮球队。1934年,牟作云入选国家篮球队,赴马尼拉参加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获得亚军。同年夏天,他进入
北京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1936年,牟作云再次入选篮球国家队,参加了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
1937年,牟作云来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
清华大学体育系任教,并开始篮球教练生涯。抗战结束后,牟作云随清华大学返回
北平市。1946年,牟作云赴美留学,在篮球发源地
美国春田学院体育系攻读研究生。1947年底,牟作云应召回国,备战次年的第十四届奥运会,但该计划因故换人,牟作云返回清华大学继续任教,并兼任学校篮球队和排球队教练。
1949年8月,解放区派出一支大学生男子篮球队,出席在
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大会,牟作云出任教练,球队在9支队伍中获得第6名。1951年8月,他作为教练带队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在10支球队中获得第6名。1952年初,牟作云离开
清华大学,参与创办中央体训班,并担任男篮教练。同年7月至8月,牟作云以篮球队教练的身份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芬兰赫尔辛基出席
奥运会。9月,牟作云作为教练率领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在
罗马尼亚参加了国际学联理事会运动会的篮球比赛,在7支队伍中获得第3名。
1954年8月,他率队赴
布达佩斯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学生夏季运动会,在13支球队中获得第5名。同年,牟作云还编著了《
篮球裁判法》。1955年,牟作云参与了
中国篮球协会的筹备。1956年10月,中国篮协正式开始行使职权,牟作云当选副主席、技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常委委员。1957年,牟作云成为国家体委公布的第一批18名国家级篮球裁判员之一。1975年,牟作云
补选为主席,直至1996年。
1981年,牟作云在
杭州市主持召开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1996年,国际篮联向担任该组织技术委员会委员44年之久的牟作云授予“终身荣誉委员”称号。同年,亚篮联向牟作云颁发“终身荣誉主席”证书。1999年,牟作云获得“
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2005年,
中国篮球协会将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冠军奖杯命名为“牟作云杯”,以铭记他的功绩。
2007年3月16日,牟作云病逝,享年94岁。2019年3月,牟作云入选国际篮联篮球名人堂,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22年12月,牟作云被以“特别致敬”方式举荐入选2022年
中国篮球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