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男,(公元1668年-1741年),字子中(一作与中),号白田,
宝应县人,
王式丹之侄。精研
朱熹之学,身体力行。生于
康熙帝康熙帝七年,卒于高宗乾隆六年,享年74岁,
雍正元年
安庆府教授,代表作《
白田草堂存稿》。
曾祖父王有容,做过江西
泰和县县令,“有惠爱在民,至今讴思之”;祖父王凝鼎,博学笃行,县志有传;父亲王式旦“缵承前绪,工文章”,著有《花萼堂文集》,
叔父是王式丹,
宝应唯一的状元。
由于父亲去世早,自幼便跟随叔父
王式丹学习,精研
朱熹之学。十八岁“县试拔第一,文出,邑人争相传诵”。但他“不屑揣摩场屋”,不愿“旁通关节”,因而“屡试迍邅,无所合,守其道不变”。直到四十一岁始中
举人,五十一岁才中
进士。五十六岁那年,王懋竑被
雍正帝“特召”为皇三子
爱新觉罗·弘时老师,“授翰林院
编修,上书房行走”,得以“引见天颜、温愉褒嘉备至”。从中进士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子女“汝辈可体我意,一切平常处之,谦下自持与前分毫无异,方不失吾家风。不尔者,吾不以为子矣”。进紫金城后, “受职侍禁近” 做皇子老师,更是“寄书家中贴壁云:某通籍十六年,未尝与邑中一书,未尝受邑中一钱,此合邑所共知也。异日朝庭或有任使,俸禄之余,必不以私妻子肥囊橐。今唯望各有约饬,共守祖宗清白之遗”。
雍正二年,王懋竑担任顺天乡试
同考官,“邑有赴顺天乡试者,度君将入闱分校,求通关节不可得,索家书暗拆观,谓有私语可挟以相强,及知其无有,乃惭谢”,“吾固无不可对人言者也”。有同年(同科中榜者)陆君,出令东流(今安徽池洲),王懋竑即去信勉励,“我辈受天子命,牧养斯民,不可毫厘不尽其心”,理应“清洁自爱,勤于职事”,尤应加意“建立规模,整顿纲纪、严密周防、谨察微隐”、“近百里内鳏寡孤独,有一不获其所,不得不引为已责。”
他未中
进士前,
叔父王式丹遭人诬告,几陷大狱。王懋竑多次跋涉京都,上书枢要,反复辩明冤情,请求昭雪,不怕受到牵连。王懋竑在
青县幕府任上,有一叫道清的尼姑投井自杀,老百姓都认为必有冤情,但“狱词成招,前后变幻,牵连扳诬,至控大部,展转审讯,积六七月不决”,王懋竑多次到事发地了解,“细加研勘,尽得其情”,并 “代作祥稿,辨晰,经复大部,其事遂定”。尼姑道清“皎然之躯不受诬蔑,而逼死者,果无所逃罪”,使冤案得以大白。
王懋竑中
进士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为了照顾好年迈的老母亲,他多次上书皇帝,“陈情乞归。”王懋竑儿子王箴听在其父《文林郎翰林院编修予中王公行状》中是这样说的:“府君休官时,年五十有九矣。坐一室,别无长物,旁有数柜,聚经史子集颇。”“府君自少及老,清贫转甚而固穷自守,未尝丝毫妄取。布衣蔬食,恬然安之”。有一年,“岁值冬暮,家窘甚,邻邑某以贪婪褫官归,为其尊人求作志铭,馈遗特厚”。王懋竑“峻却之”,坚决予以拒绝,曰:“言不可苟也。”
乞就教职,授安庆府教授。
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与
蔡世远同被召引见,授
翰林院编修,命在三阿哥书房行走。二年,以母忧去官,谕即来京供职。素善病,居丧毁瘠。明年,入都谢恩毕,遂以老病辞归,杜门著书,不闻外事。懋竑著有《
白田草堂存稿》二十四卷、《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及《朱子文集注》《朱子语录注》《读经记疑》《读史记疑》等,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