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树(Cordaites)是科达属植物的统称,已灭绝裸子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类群,生活在与
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相似的湿地中。咸水蚌类和
甲壳亚门时常在这些树的树根间被发现。树干高大,在茎轴上,叶呈条带状,呈紧密螺旋状分布,叶具有直线脉络。科达树都是
木本植物,高可达50米。这些化石被发现于全球各地的上
石炭纪(3.18至2.99亿年前)的
地层中。科达树可能和
种子蕨共同起源于
前裸子植物纲。银杏植物和
松柏植物则被认为起源于科达树。
形态特征
在垂直于叶脉的 横切面上,维管束近于等间距排列,但在近基部由于叶脉分叉造成维管束间的距离不均匀。维管束上下方各有一条皮下厚壁组织束与表皮连接。维管束间也发育有皮下厚壁组织束(对应于叶表面的脉间纹),其数目和长短根据种的不同而异。维管束外面包围着维管束鞘,维管束由中央的木质部束和包围它的韧皮部构成,木质部中始式或外始式。在外始式的木质部束,其后生木质部朝向叶的上表面。大的后生木质部管胞具多列具缘纹孔。叶肉多由薄壁组织构成。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种类
ludlowi
暂无中文翻译,以勒德罗[Ludlow], 英格兰的一个煤区命名。
lungatus
暂无中文翻译。
带科达
带
科达(Cordaites principalis)是科达的常见种。
太原科达
太原科达(Cordaites taiyuanensis)的叶片可能为匙形或舌形,最大长度不小于30cm,最大宽度不小于7cm。近基部叶脉较稀疏,10-12条/cm,突起较强烈,脉间距不均匀;中部叶脉突起较明显,16-17条/cm,脉间距较均匀;近顶部叶脉细密,约30条/cm,脉间距均匀。脉间纹3-5条,多为3条。叶厚0.1-1mm以上,基部厚,向顶部变薄。有些叶表面不平,呈波状起伏,另一些叶表面则较平。在叶的横切面上中央部分较厚,向叶缘处逐渐变薄,但在近叶缘处由于皮下厚壁组织十分发育,使得叶缘处强烈加厚形成一个鼓槌状。叶肉由同型薄壁组织构成,横
切面上
细胞近等径,直径0.035-0.075mm,平皮切面(即平行于叶表面的切面)和纵切面(垂直于叶表面但平行于叶脉的切面)上细胞多呈矩形,长边为0.075-0.125mm,与叶脉平行,壁明显内折,突入细胞腔内。叶肉内常发育有气腔,在平皮切面中表现很明显。叶脉维管束的横切面多呈竖的椭圆形,长径达叶厚的一半以上。木质部中始式,由2-4个大的管胞(直径0.06-0.1mm)构成的向心式后生木质部靠近叶的上表面;离心式后生木质部则靠近叶的下表面,管胞直径较小。有时在离心式后生木质部的下方有少量次生木质部发育。维管束鞘由2-3层
细胞构成,横
切面细胞近圆形,直径约0.04mm,纵切面和平皮切面上细胞则呈矩形,长达0.16-0.24mm,壁直。叶脉维管束间有时存在转输组织,其
细胞壁上具螺纹加厚纹饰。脉间皮下厚壁组织束在上、下表皮均为3-5条,多为3条,细而短,其中中间的一根稍长,但一般不超过叶厚的1/4。
比较研究:本种的形态特征与广泛分布于我国石炭-
二叠纪地层中的带科达Cordaites principalis较相似,如两者的叶脉均突起较明显,脉间具3-5(带科达为4-6)条脉间纹等。但带科达的脉距及叶脉密度都较规则,而本种不同部位的叶脉密度及叶脉突起程度都不同,变化较大。 2013年科达属内有10个具解剖构造的种,均分布于欧美植物区(Harms and Leisman,1961),其中与本种较接近的有C. weristeri Leclerq和C. angulosostriatus Grand’Eury,它们都具3-5条脉间纹。但C. weristeri的脉间皮下厚壁组织束很长,有时可贯通上下表皮,而本种的脉间皮下厚壁组织束较短,长度不超过叶厚的1/4。C. angulosostriatus的皮下厚壁组织束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一连续的皮下厚壁组织层,此外,它的维管束鞘由厚壁
细胞构成,而本种的皮下厚壁组织束之间不连接,维管束鞘由薄壁细胞构成。
时代产地: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7号煤层煤核;早二叠世早期。山东陶枣-州煤田太原组16号煤层煤核;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晚期。
化石描述
科达(cordaites)的叶片化石集中分布在上
石炭纪(宾夕法尼亚纪)
地层中。多数情况下,被发现的只是一些碎片;如果运气好的话,能找到叶尖或叶基的化石。常见种带科达(Cordaites principalis)的整片叶片长20-70厘米,宽3-7厘米,叶片呈带状,全缘。带科达的叶片具有完整的平行脉,在这些叶脉中,有 2至5个缺少木质部的“错误的”叶脉。有时,一些树枝上具有可见的叶基痕迹,这些化石被称为 科达枝(Cordaicladus)。
在
法国南部的一些化石也发现过形状不同的叶片,例如:在Montceau-les-Mines(法国的一个市镇)发现的化石,叶片上部呈圆形;在Graissessac(法国的一个市镇)发现的化石叶片狭小。学者不确定能把这些化石定为新的物种,因为科达各种类之间的分类关系尚不明确。2013年明确的是,科达并不是一个“自然属”,因为它包含了一些非常与众不同的种类。通过对一些保存良好化石的角质层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
科达 的“花序(inflorences)”并不少见。有时以很大的数量出现。他们呈长钉状,轴长约30厘米,轴上的
变态叶腋部生有两行短枝,被称为苞片(bracts)。一个短枝具有
雌性或
雄性的“花”,因此科达的“花”是单性的。通常科达的
两性花被统称高特花(Cordaianthus)。多数情况下,
球花很难被判定是
雌花或是
雄花。幸好发现了球花的硅化化石(例如在
法国),一些细节的结构在十九世纪被弄清楚了。
幼籽(ovules,即未受精种子)在雌性短枝的一个小叶顶端发育。这些小叶会发育为胚珠(或种子)中部的一个小轴,突出在短枝上。但在
二叠纪,科达的幼籽并不在突出在短枝 之上。
科达的花粉是 颗粒状的弗氏粉属(Florinites),直径约50微米。还未发现任何的花粉管,因此它可能通过自由游动的精子授粉。
被认为是科达种子的化石,都是扁心形的。种子的大小从两三毫米到2厘米不等。共有3类:
高特果(Co rdaicarpus):顶端圆形的心形。
心果(Cardiocarpus):先端急尖的心形。
翅果(Samaropsis):心形但具翅。
科达的树干中存在一个较宽的髓腔(pith-cavity)。髓部被水平、紧密生长的横膜(diaphragms)隔开。髓腔随着茎干的生长出现在横模之间。植物体死后,剩余的木髓迅 速腐烂;髓腔被
沉积物充满。这一部分被石化,而树干被碳化。这个石化的髓腔被称作膜髓属(Artisia)。通常它被一层碳所包围。横向的肋状物和凹沟是曾经的横模的痕迹。
横截面显现树皮和髓部的科达木化石,被称作高特木(Cordaixylon)。此外,台
檵木属(Dadoxylon)可能源自于科达,然而它很难与松柏木区别开。科达树缺乏中央髓腔的根化石 被称为
无髓根属(Amyelon)。
同物异名
带叶属(Desmiophyllum)一名是Lesquereux(1878)根据
美国石炭纪一种与狭型科达树(Poacordaites)相类似的叶部化石创立的,模式种D. gracile的叶是单个或成组地接触在一保存不完全的轴上,被认为是一个不清楚的种,可能与科达树(Cordaites)同物异名,因而带叶属长期未被采用,后来Solm-Laubach将这个属名的含义加以厘定,用于代表中生代叶枝形态不明、单独保存的狭形叶但不能归入已知属的叶部化石。此后,这个属名方被古植物学者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