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排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为覃排圩,距离上林县城约23公里。东临来宾市兴宾区石陵镇,西接澄泰乡,南毗白圩镇玉峰村和宾阳县邹圩镇,北靠三里镇。2005年7月7日,覃排乡被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白圩镇。
历史沿革
1958年设立覃排公社,1961年并入白圩公社,1984年分出重新设置覃排乡。乡域地处上林县东部,距离县政府所在地23公里。辖区面积约为93平方公里,1984年人口数量为1.7万人。下辖覃排、爱长、赵坐、龙楼、大浪、登山六个村委会。2005年7月7日,覃排乡撤销,其全部行政区域并入白圩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覃排乡辖有覃排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及爱长、登山、赵坐、龙楼、大浪五个村委会,共计63个自然村和131个村民小组。2000年统计人口为14543人,2004年末总人口达到1804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多数,为17576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为8900人。到了2005年末,总户数为3998户,总人口增至18296人。
自然地理
覃排乡境内河流纵横,清水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流经一个社区和四个村委会,流域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出产的鱼类肉质鲜美。为了促进环保型养鱼业的发展,当地成立了养鱼协会,成员须向社会公开饲料和药物使用情况,确保养殖的鱼类符合无公害标准。此外,覃排乡还致力于扩大渔业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让更多居民能够享用到新鲜的清水河鱼。
经济
覃排乡的耕地总面积为19800亩,其中包括9200亩水田和10600亩旱地。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红薯等,同时也种植甘蔗、花生、黑豆、黄豆、木薯等经济作物。此外,该地区还盛产香蕉、龙眼、黄皮、桃子、沙梨等多种水果。畜牧业方面,主要饲养鱼、鸡、鸭、猪、牛、羊等家禽家畜。甘蔗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03年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1890亩。同年,网箱养鱼也成为了覃排乡的一个特色,共有453个网箱投入运营。当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18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68万元,招商引资金额为40万元,财政收入为4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07元。
社会事业
教育方面,覃排乡已经合并了九个教学点。目前设有初级小学一所,拥有十二个班级,学生总数为626人;还有六所完全小学和十九个教学点,覆盖至六年级的班级共七十三个,学生总数为2238人。2003年,初中中考成绩在全县排名第三位。医疗卫生方面,卫生事业发展健康,卫生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投资33万元新建的卫生院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提高了全民防疫和妇幼保健水平。
文物古迹
覃排智城垌
智城垌古城遗址位于上林县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西北方向约450米处,距离上林县城大约23公里。遗址分为内外两城,总面积约为6.19公顷,城墙周长约1.7公里。智城垌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林县在秦朝时期属于桂林郡,汉代至隋代隶属于郁林郡岭方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在此地设立了方州,后来更名为南方州,管辖上林等地。武德七年(624年),当时的土司韦厥因开疆拓土而受到朝廷表彰,贞观八年(634年)南方州改为澄州,韦厥被任命为澄州刺史,随后他选择隐居于此。智城垌后来也成为了他的儿子,唐代廖州刺史韦敬办的住所。据估计,智城垌古城遗址的建造时间可能是在634年至682年间。
智城碑
智城碑,又称廖州刺史韦敬辨智城碑,是由无虞县令韦敬在一统天下的大周万岁通天二年(即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雕刻而成。这块石碑记录了韦敬办在平定与其争夺权力的兄弟后,升任廖州(即澄州,武则天改)刺史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