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先生故居(别名:校主厝),是陈嘉庚及其胞弟
陈敬贤回国期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也是
厦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
集美街道今
嘉庚路149号,是集美鳌园景区景点之一。陈嘉庚先生故居始建于1918年,落成于1921年6月,为
罗曼式建筑,总面积400多平方米。
陈嘉庚故居的厅堂正中安放陈嘉庚的石雕坐像,并悬挂和排列着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和全国侨联公祭陈嘉庚的悼词。陈嘉庚故居一楼展出集美学校校史,展示陈嘉庚先生从1913年开始创办集美学校和
厦门大学的经历和业绩;二楼为
陈嘉庚先生工作室、卧室、餐室、会议室、遗物展室及其胞弟
陈敬贤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1949年11月,故居遭到败逃到对岸的
中国国民党军机轰炸,再次受到重创。到五十年代初期,被烧毁后的故居还没有得到修复。直到1955年,故居才得以重修。1988年,景点被评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陈嘉庚先生故居”。1994年,集美校委会再次对陈嘉庚先生故居进行维修。2024年,陈嘉庚先生故居在时隔30年后重启修缮。
历史沿革
1918年,
陈嘉庚胞弟陈敬贤在兴建集美学校早期校舍期间建造了住所,也就是现在的“校主厝”。1918年到1937年,陈嘉庚和
陈敬贤在创办集美学校和
厦门大学期间均在此居住。
1938年,日军侵袭
厦门市,战机投下
燃烧弹,烧毁了嘉庚故居的屋顶。1949年11月,故居遭到败逃到对岸的
中国国民党军机轰炸,再次受到重创。到五十年代初期,被烧毁后的故居还没有得到修复。当时,陈嘉庚先生始终坚持,学校的教室还没修复完,若是先修自己的住宅,有悖于先忧后乐。他说,等所有的校舍修好,才能修故居。时隔16年,直到1955年,故居才得以重修。动工的时候,
陈嘉庚先生亲自来到现场,发现经受战争摧残的墙体没有裂痕,还算完好,只是屋顶的木头被烧空了,为了节省修复费用,他吩咐保留被炸弹炸毁过的墙体。
1955年,按照原样重建。1958年8月到1960年10月,陈嘉庚在此居住,集美学校委员会也移至此处办公。1980年,集美校委会对该建筑进行维修。1988年,被评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陈嘉庚先生故居”。1994年,集美校委会再次对该建筑进行维修。2024年,陈嘉庚先生故居在时隔30年后重启修缮。
位置布局
陈嘉庚先生故居坐落于
福建省集美市
集美街道后尾角。与集美鳌园、
嘉庚公园、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和归来园等景点共同组成了集美鳌园景区。陈嘉庚先生故居的两层楼均作展室,一楼展出集美学校校史;二楼为
陈嘉庚先生工作室、卧室、餐室、会议室、遗物展室及其胞弟
陈敬贤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
在2024年5月修缮后,一楼成为集美学校委员会的总务处、建筑部、会计处、传达室和秘书处等,各房间的家具和物件将根据老照片和参观者的回忆进行“定制”,并按照当年的原貌进行陈设和摆放。在二楼的嘉庚先生工作室、卧室、餐室和卫生间里,陈嘉庚使用过的床、桌椅、沙发等家具(复制品)均按照其晚年居住时的情况进行陈设,但他的手稿、衣服、皮包、热水袋、手杖、枕头、雨伞等遗物原件放在陈列橱里。
未来,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这些嘉庚先生的遗物原件将搬到
陈嘉庚纪念馆。摆放在故居的是原样定制的复制品,它们将“物归原位”,按照
陈嘉庚居住时的原貌摆放,更加“原汁原味”地再现其生前的生活和工作场景。
建筑特征
陈嘉庚先生故居是典型的
罗曼式建筑。总面宽25.82米,进深12.32米,建筑面积602平方米。建筑主体为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东侧设角楼,共三层,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建筑平面呈外廊式布局,一层券廊左、右两侧为两个大跨度圆形连拱,中部则为两个小尖拱券簇拥一中型圆拱。
二层券廊左、右两侧与一层相同,而中部则为两个小圆拱簇拥一中型圆拱。屋顶更富于变化,即廊部为平顶,前设女儿墙。中间部分及东西两侧分别为一横两纵的三个双坡顶,屋面均铺设红色机平瓦(人称"嘉庚瓦")。建筑外墙以
花岗石条石为基础,其余为砖砌外抹灰,色彩以浅蓝为主色调,墙柱、窗套、拱券、山花、及屋檐角线则作白色装饰。廊内建筑立面以红色清水砖砌成。柱头、窗套、山花及屋檐为重点装饰部位,尤其是柱头、窗套和山花堆塑着繁复的巴洛克风格和堆花装饰,柱式和窗套各达7种之多。
周边景点
集美鳌园
鳌园位于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因其形似
绿海龟而得名“鳌园”。
嘉庚公园
陈嘉庚先生在晚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家乡集美的建设当中,但他不幸于1961年病逝,有许多计划中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为完成陈嘉庚先生遗愿,将鳌园的北侧开辟为公园,该园于1992年动工,1994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00㎡。
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纪念馆馆藏的陈嘉庚先生的生平文物,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嘉庚先生伟大光辉的一生。
归来园、归来堂
归来园,1983年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而建,是一个占地9300平方米的花园。
“归来堂”,意在呼唤海外亲人经常回来,不忘故土,不忘家乡,不忘祖国。位于归来园北面,1961年,
陈嘉庚逝世后,周总理指示有关部门,依照陈嘉庚先生所嘱,一定要建好“归来堂”。
相关人物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原名陈甲庚,英文名Tan Kah Kee,字科次,福建同安人,出生于
福建省泉州府
同安区集美社,父陈杞佰是
新加坡商人。他是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曾作为华侨民主人士首席代表出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开发与保护
相关事件
2024年5月份,陈嘉庚先生故居开始启动保护修缮和室内复原相关工作,后据记者前期暗访,无资质搅拌站生产出来的混凝土流入到该工程内。该工程施工单位为
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方表示,当时有业务员到工地推销,声称来自
泉州市的一家正规搅拌站,并能够提供一些材料,他们就相信了,也没有到实地考察;供应过程中,看到搅拌车附带的混凝土开盘鉴定,觉得也没问题就没多想。之后,
厦门国贸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立刻展开自查。
参考资料
陈嘉庚生平.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2023-10-31
(一)陈嘉庚.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移动版.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