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泽勇,1945年2月14日出生于
重庆市,原籍
宝应县,航空
发动机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委主任。1970年,尹泽勇进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1985年至1987年,尹泽勇在美国
俄克拉荷马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作访问学者。2015年,尹泽勇出任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首任院长。
尹泽勇担任中国第一种设计定型并批量交付使用的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实现了中国涡扇发动机研制从无到有的突破;担任中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涡轴
发动机及二型直升机传动系统的总设计师,并负责其他有关重点项目;长期从事先进结构强度研究工作。
1970年,进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不久的尹泽勇就以超前的眼光,率先开展“有限元”这一前沿学科的研究及应用工作。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体-壳过渡元和疏-密过渡元两类新元素,将两者有机结合,解决了多种
发动机复杂结构的强度分析问题,使当时研究所在“有限元”理论应用于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方面一直处于行业前列。
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在此领域的垄断和对发动机产品的封锁,走出了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道路,并为下一步先进直升机装备扫清了最大障碍。完成了我国涡轴发动机研制方式从仿制向自主研发的根本转变,实现了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从第一代向第三代的跨越发展,我国由此成为能够独立研发有自主
知识产权先进涡轴发动机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在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并设计定型的第一种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尹泽勇严格按我国军标要求,主持制定国内首型涡扇发动机型号规范;主持编制国内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可靠性大纲,论证并成功实践了如何结合规范规定的分析及试验开展可靠性工作;主持解决了
发动机、飞机性能及结构匹配问题;结合国内发动机应用特点,创造性地提出确定初始首翻期的方法。
首台发动机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一领域研制零的突破,并达到国际同类现役发动机水平,提高了我国
涡轮风扇发动机研制技术,对我国中小涡扇发动机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一项重大的科技进步成果。
目前,该发动机已大量装配某型飞机,改变了该飞机动力装置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该发动机研制及应用于2003年获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研制金奖,2004年获国防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2005年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尹泽勇在工作中有重要的创新及贡献,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现代燃气轮机转子循环对称接触应力分析》等专著3部、《有限元法》等译著6本,发表论文60余篇。
尹泽勇曾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