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该杂志的前身为《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自2006年起更名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办刊历史
1988年,《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创刊。2002年,该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6年1月,该刊更名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该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主要栏目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的重点栏目:述评、论著、综述、研究与思考、调查研究、临床研究、讲座、实验技术、教学与探讨、论著摘要、简报、药物介绍、防治方案、病例报告、管理工作经验、学术会议纪要、消息、快迅等。
读者对象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的读者对象:从事寄生虫病与传染病的防治、临床和科研人员以及管理干部;大中专院校寄生虫学、传染病和流行病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教学人员,卫生专业师生;综合性图书馆和情报资料部门等。
报道内容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报道病原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临床诊疗技术、预防控制经验、疾病流行预报、前瞻性研究展望等内容。
人员编制
据2020年《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第9期显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有责任编辑1人,英语校对员1人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1年1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共出版文献量8689篇。据2021年1月1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共出版文献量6168篇,基金论文量2962篇。
影响因子
据2021年1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总被下载次数852949次,总被引次数38518次,(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1.181,(2020年)综合影响因子1.072。据2021年1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总被引量为28777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1.5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8种)中排第727名。
收录情况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是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CABI、TDB、《卫生学与传染病文摘》《蠕虫学文摘A》《医学和兽医昆虫学综评》、IBIDS数据库、Global Health Database、《中国科技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CBM检索系统、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等收录。
荣誉表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曾获得《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曾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面向科研、教学、临床和防治,反映中国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国病原生物学事业的发展。
投稿须知
1.1 刊优先采用相应水平的英文稿件,来稿需英、中文稿各1份。英文稿在正文前加英、中文摘要(要求同上)。其他要求同中文稿件。
1.2 对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用“*”号标注于文题右上角,脚注于文题页下文,投稿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3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意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如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审阅后退修的稿件,希按期修回,超过2个月者,视作自动撤稿。请自留底搞,对不采用稿件恕不退回。
1.5 请勿一稿两投。一经证实为一稿两投,除立即退稿外,该刊还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并将此事通报作者所在单位和该学科内的其他科技期刊。
1.6 来稿一经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杂志社所有。未经该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1.7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炼,数据准确。文题力求简明,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所列作者应是参与选题和设计者、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论文中关键性理论及主要内容的起草或修订者、能对编辑部的审修意见进行核修者。至少须有一位作者负责文章中涉及的主要论点和结论的解释。涉有外籍作者,需附外籍作者同意在该刊发表的亲笔签名函件。属不同单位间合作的课题,单位前需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并用数字右上标在相应单位的作者名上予以标注。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编列于文题下。在论文首页下方脚注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详细地址、E-mail地址及联系电话。如需致谢或注明其他协作成员,可于文末参考文献前标出。论著、综述须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为结构式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500字)和英文摘要均需具体详尽(>500个实词)。英文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国籍。关键词3~8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各词之间用“;”隔开。请尽量使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综述的中、英文摘要可简单些,用陈述式摘要即可。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办刊历史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人员编制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影响因子
收录情况
荣誉表彰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投稿须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