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小说中,我们观察到主人公自己的感情极为复杂且越来越模糊,
金矿的发现破坏了原有秩序的平衡——人品增多且混杂了,人的观念也在改变,除了主人公的父亲之外,所有的农民都疯狂地不种田了,而去淘金挣钱,这种崇拜金钱的观念,跑买卖致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父亲与儿生有了根本的意见分歧,最后不得不采取分家的方式结束他们之间的矛盾,陶金生活也影响了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他拉的教育受到了最直执着的冲击,最后他们索性也不去上学了,而参与村人的淘金热之中。
看一看
潘年英小说的叙述过程,我闪明显感受到他的批判现实的同进,存在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倾向,即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倾向。
潘年英,男,
侗族,1963年生于
天柱县石洞镇盘杠村。1980年考入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1984年毕业分配到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工作。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先后加入贵州作家协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民俗学会、
中国作家协会等学术团体。1994年荣获庄重文学奖,1997年3月调
厦门大学任教,1997年获
贵州省民间文学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奖,2000年获首届侗族文学“
风雨桥奖”。2001年入选
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003年被
泉州市委、市政府作为泉州市第三批优秀拔尖人才予以表彰。主要著作有:《我的雪天》(1993)、《民族、民俗、民间》(1994)、《
扶贫手记》(1997)、《边地行迹》(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