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雕
隼形目鹰科海雕亚科的一属
海雕(拉丁学名:Haliaeetus),又称渔雕,是隼形目鹰科海雕亚科的一属。目前已有8种现存物种。海雕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白尾海雕欧洲最大的鹰类,而白头海雕是北美最大的鹰类。它们主要分布在河流和海岸栖息地,以鱼类、水禽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其学名源自希腊文之halo(=海)与aetos(=雕)。
形态特征
体长760~1000毫米;跗前缘具盾状鳞,后缘具网状鳞或不规则盾状鳞;爪的底面具沟。
分类学和进化
海雕的分类学和进化历史较为复杂,其起源可能在孟加拉湾地区。海雕的分子进化速率较慢,这可能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来源有关。
生活习性
常栖息于水域附近。迁徙期间,在远离水域的草原或高山地区亦可见到它们的踪迹。食物主要是鱼类、各种鸟类、啮齿动物,有时亦取食腐肉或少量海藻。繁殖期间,多在海岸峭壁顶端的凹处或高大乔木树干的顶端营巢。巢以枯枝堆积而成,厚而高成皿状。
分布范围
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共8种。中国境内已知有4种: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
现存种类
- 白尾海雕 (Haliaeetus albicilla)
- 白头海雕(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 虎头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
- 非洲海雕(Haliaeetus vocifer)
- 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
- 所罗门群岛海雕(Haliaeetus sanfordi)
- 马达加斯加海雕(Haliaeetus vociferoides)
- 玉带海雕(Haliaeetus leucoryphus)
繁衍和生息
年的11月到翌年3月是玉带海雕的繁殖期。它们常常在3月间开始营巢,巢一般建于湖泊、河流或沼泽岸边的高大乔木树上,它们也在渔村附近或离水域较远的树上筑巢。如果是在缺林地区,它们则会在苇丛中的地面或高山崖缝内筑巢。巢的结构较庞大,直径约1米,高65厘米左右,深20厘米,通常是由粗树枝和芦苇搭建而成,内铺细枝、兽毛、马粪等。同时,玉带海雕每窝产卵2~4枚,卵呈白色,光滑无斑。孵卵主要由雌鸟负责,孵化期为30~40天。另外,玉带海雕早成雏为晚成性,需要由亲鸟共同抚育70-105天后方能离巢。
与玉带海雕不同,白头海雕在一年中有多少次的交配多因一年中的不同时间而定。成年雕在春、夏之季,会忙碌着建造自己的巢,它们会把巢建在离水源很近的大树上,如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大树上,这样是为了便于它们捕鱼。而且它们还会重复地使用和修建同一个巢,使巢变得越来越庞大,巢的直径可达2.8米,厚可达6米。
白头海雕是终生配偶制,一雄配一雌,很专一。雌鸟一般在11月上句产卵,有的会早些,有的则会晚些,时间可以相差几个月。它们一窝只产枚卵,孵化期在一个月左右,且早成雏出壳的时间也不同,第一只雏鸟和第二只雏鸟的出壳时间有可能相差好几天。雏乌出壳后由雄鸟和雌鸟共同觅食喂养,雏鸟一般需要经过4个月才能长成。亲鸟们通常喂给雏鸟们小鱼或小型哺乳动物,但亲鸟们在喂食时会把食物先撕碎,再喂给雏鸟们。随着雏鸟一天天长大,其食量也不断地增大,可喂的食物块也越来越大,到最后亲鸟们便可将食物直接放在窝里,由雏鸟自己任意啄食。
人类文化中的海雕
海雕在各种文化中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如美国的国家象征、波兰的国徽、纳米比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国鸟等。在澳大利亚,曼利沃灵加海雕队是一支参加澳大利亚全国橄榄球联赛(NRL)的职业橄榄球俱乐部。
保护状况
海雕亚科的物种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国际贸易濒危物种公约(CITES)保护海雕及其相关物种。在纹章学中,鹗科被称为“海雕”,尽管鱼鹰属于鹗科,不被归类为真正的海雕。
参考资料
物种详细信息.物种2000资格节点.2024-08-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类学和进化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现存种类
繁衍和生息
人类文化中的海雕
保护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