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福灵,男,1964出生,山东
菏泽市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量化管理等。现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1998年,褚福灵获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于1998年任教,从事社会保障专业教学,2006年到保险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工作。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褚福灵针对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接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看法。2009年,褚福灵的作品《
社会保障基础》,由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3年11月,褚福灵负责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研究成果发布。2016年10月,褚福灵就社保事业发展、养老金改革等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2018年2月,褚福灵做了题目是“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演讲。2022年4月22日,褚福灵接受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采访,就“个人养老金”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等进行了分析。2024年4月,褚福灵针对关于“未到退休年龄,社保已缴满15年,是不是可以不再交钱坐等退休了”话题,表示:缴费年限短,个人账户积累也少。
褚福灵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民政部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其中,褚福灵的作品《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解读1949-2019》(
天津人民出版社)入选“2021年天津市优秀出版物奖名单“。2023年6月16日,褚福灵获得“科教融合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奖。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3年9月-1995年7月,褚福灵就读于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褚福灵于1998年任教,从事社会保障专业教学,2006年到保险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工作。2006年11月,褚福灵针对“补充养老保险为何受冷落”的话题发表文章。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褚福灵针对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接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看法。2009年,褚福灵的作品《
社会保障基础》,由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褚福灵在做客
中国新闻网视频访谈时表示:延迟退休是一个历史过程,需向特殊工种有所倾斜。
2013年11月,褚福灵负责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研究成果发布。2014年5月16日,褚福灵针对“企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较大的问题发表看法。2015年7月5日,褚福灵在“解读石家庄幸福密码·2015幸福城市高层研讨会”上,发表保障民生才能提高幸福感的演讲。2016年10月,褚福灵就社保事业发展、养老金改革等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2018年2月,褚福灵做了题目是“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演讲。
2019年2月23-24日,褚福灵应邀出席第五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并在医疗保障分论坛发表演讲。
2020年,褚福灵教授就疫情期间北京市社会保障问题接受《北京就业报》专访时,认为北京社保制度有能力有实力应对疫情。
2021年1月,褚福灵发表《撑起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文章,阐述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
商业养老保险需要充分发展。2022年4月22日,褚福灵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中对“个人养老金”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进行了分析。2023年9月,褚福灵针对《
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进行解读。
2024年4月,褚福灵针对关于“社保已缴满15年坐等退休”话题发表看法,缴费年限短,个人账户积累也少。5月23日,就养老金储备是否不足的问题,褚福灵称,在中国的
养老金制度中,个人缴纳的部分计入个人账户,而由个人所在单位缴纳的部分,不是储备制度,而是现收现付制、当年收的当年就发放。同时,中国在2000年设立了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来都没有动用过,市值已经达到3万亿左右。
社会职务
以上数据来源于
研究方向
褚福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政策与管理。包括:社会保障理论前沿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热点追踪,社会保障理论体系构建),社会保障国际借鉴研究(社会保障国际公约,社会保障国际标准,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社会保障法规制度研究(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社会保障组织管理研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经办体系),社会保障信息技术研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一卡通等技术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社会保障量化管理研究(社会保障基础数据库、指标数据库和指数数据库,社会保障预警决策数据库,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测算数据库),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补充养老保险计划,补充养老保险监管),员工福利体系研究(员工法定福利计划,员工补充福利计划)。
教学课程
以上数据来源于
研究成果
书籍
论文
课题
以上数据来源于
社会活动
2016年10月,经济日报就社保事业发展、养老金改革以及如何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等相关议题专访褚福灵,他表示:“各地开展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是社保领域的一件大事。统一城乡医保管理,有利于参保居民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经办服务,方便了城乡居民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同时,医保统筹层次和范围的提高,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就医选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后,能够减少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降低基金运行成本,提高效率,进而在总体上增强医保基金互助共济和抗风险的能力,可谓大势所趋。”
2019年2月23-24日,褚福灵教授应邀出席第五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并在医疗保障分论坛发表“医改评估效果标准与方法研究”的演讲。褚福灵教授指出,医改的效果与医改的目标有关,医改本身不是目标,医改的目标是使人人享有支付得起的基本医疗服务,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认为医改效果评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覆盖范围标准,包括覆盖全民和覆盖项目;二是可支付性标准;三是可及性和优质性标准。关于覆盖范围标准,可以采用全民医保服务覆盖指数(UHC);关于可支付性标准,可以采用家庭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收入25%以上的人口比例以及人均卫生费用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关于可及性与优质性标准,衡量指标包括千人医师人数、千人护士人数、十万新生婴儿死亡人数等。
2020年3月5日,褚福灵针对“社会保障在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表了看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医保、工伤、就业、工资等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有关措施包括:一是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实施综合保障。”
2022年10月8日,褚福灵在社会保障+金融协同发展专家研讨会上表示:社保在金融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资金规模上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保基金,加上补充性保险的资金盘已达到15万亿左右。换个角度,社保也可以理解为资金的收支问题,必然要借鉴金融的做法和经验。社保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社保和金融结合起来,还要关注稳健投资以及借鉴金融运作经验推进社保经办服务的标准化、便捷化和高效性。
2024年4月,关于“未到退休年龄,社保已缴满15年,是不是可以不再交钱坐等退休了”的相关话题,褚福灵表示:“缴费年限短,个人账户积累也少,人家缴费30年、40年,账户积累也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多。因此缴的时间长,退休的当年领的养老金会多,历年养老金的调整的额度也会大,在终生当中领的养老金的总额也会增加。”
人物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评价
褚福灵教授作为社会保障学科带头人,近10年来笔耕不辍,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 评)
褚福灵教授不仅是教师队伍的领头人,也是社会保障领域研究之路上的一员,他对于科研深有体会。褚福灵在中财保险学院培育出累累硕果。(
中央财经大学 评)
金属框眼镜,白衬衫,热情,亲切,一副大学教授的儒雅风范。(
中央财经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