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1981年出生于四川达州
大竹县农村,是一位数学家。他现任
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论、自守形式和算术几何等。张伟曾获得过
拉马努金奖和晨兴数学金奖等荣誉。2009年—2011年,张伟在
哈佛大学做博士后、讲师。2010年7月—2011年6月任哈佛大学Benjamin Peirce研究员。2014年1月—2015年6月,张伟任
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2015年7月—2017年6月,张伟升任教授。2017年,张伟任麻省理工学院
终身教授。
人物经历
张伟,四川达州人,1981年出生在
大竹县农村。2000年他从
成都市第七中学毕业保送到
北京大学数学系,34岁时被哥伦比亚大学破格聘为数学系终身教授。张伟在29岁时曾获得过
拉马努金奖,加上本次晨兴数学金奖,他已然成为了当下国际数学界一颗闪耀的学术之星。2004年,张伟获得北京大学理学
学士。2010年获得拉马努金奖;2016年获得
晨兴数学奖金奖。
张伟是家里的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务农,兼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到了五年级转入到
大竹县天城乡小学。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当时奥数还不流行,更不普及,数学老师也只是在课余给班上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参考资料,包括韩信点兵、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趣味数学,以满足少数人的求知欲。而张伟便是这少数人之一,随之而来更是由兴趣转而痴迷,并获得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
一等奖。张伟就此说,小学数学老师在他启蒙阶段给了很好的引导。不经意间,为他打开了一座藏满奇珍异宝的宝库。
后来,张伟考上
大竹县中学,此间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轻松拿下一等奖。学校老师遂告诉张伟,学校曾经有同学因之被
成都市第七中学录取,希望他也能够去试一下,毕竟这是全省最好的学校之一。
张伟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就写了‘七中校长收’。”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就收到了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只有半页信纸,大意便是——“热烈欢迎你来成都七中上学。”就这样,张伟成为1997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
刚到七中的时候,张伟留给同学的印象则是,几乎每天都在座位上,不停地演算。他课桌上堆满了课本和练习题,每当他算累了,就会从书堆里抬起头来,扶一扶眼镜,跟旁边的同桌聊几句,然后又埋头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张伟说,他话不多的原因是跟同学之间的交流有障碍,因为大竹方言与成都话有很大区别,经常同学听不懂他的话。
然而,如果就此将张伟归入木讷的书呆子,显然就跑偏了。不少同班同学回忆,张伟比班里大多同学年长一岁,加之人缘极好,因此被大家亲切呼之为“伟哥”。在同学的印象中,那时的张伟头发还很茂密,皮肤很白,戴一副黑色框架眼镜,笑起来比较羞涩。
说起学霸“伟哥”,在同学张洁洁印象中,他就没有考砸过的时候,特别是数理化,相比其他同学有压倒性优势。而作为班长兼任数学课代表,每个星期还有一堂课,讲台固定是属于“伟哥”的——为同学解答数学疑难。张洁洁说,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头沉思,黑板上总是写得满满当当,只可惜当时没有相机把那么珍贵的板书拍下来。
高中时期,张伟几乎常年都穿一件白色衬衣,而冬天则在薄衣上罩一件外套。张伟上高二的时候大病了一场,并住院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为此,从班级到学校还发起了倡议募捐,以减轻一些负担。
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
四川省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获得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资格。
从
北京大学毕业后,张伟“按部就班”地来到
哥伦比亚大学读博,毕业后又到
哈佛大学做过博士后和讲师,并于两年后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做助理教授,30岁就开始带博士生。到现在为止,张伟已经指导了三名博士生,他带过的有些博士生年龄只比他略小一点。
说起学术之路,张伟自言还算一帆风顺。想来,这也许是数学世界的艰辛不足与外人道吧。
2014年,张伟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副教授,这已是终身教职。而在去年,张伟再次破格聘为正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年纪轻轻便登上终身教授之位,没有一定量级的研究成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张伟说,
哥伦比亚大学为了吸引人才是不遗余力的,正是他的科研成就将他引上了这个职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期间,张伟有幸受教于
张寿武教授。张寿武觉得张伟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跟他说什么都很有兴趣,对历史、文学、书法颇有见解。最开始,张寿武还担心张伟思想太活跃没法专心做学问,于是经常提醒他专注研究。
但2005年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张寿武教授的看法。当时,张伟和张寿武商量,尝试解决库达拉猜想中模性的问题。张寿武当时并没有对张伟抱有多大的希望,他只是觉得找点事情让他忙着就行了,但仅仅两三个月后,张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在他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成功写出了论文。
“张伟是目前在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个是
北京大学数学系2000届的学生,张伟的同班同学,包括
袁新意、
恽之玮、
朱歆文等,另外几位同一届
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
2004年进入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学习,2009年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07-2013.12,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助理教授。
2014.01-2015.06,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副教授。
2015.07-2017.06,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
教育经历
学术兼职
Editor (since 12/2018), Mathematische Annalen
Associate editor for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and Peking Mathematical Journal. the Fan Fund Committee of AMS, 2019–2022.
Co-organizer of Special Session on Number Theory, Joint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Mathematical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Shanghai, June 11-14, 2018.
Co-organizer, Arbeitsgemeinschaft: Higher Gross–Zagier Formulas, 2 Apr - 8 Apr 2017, Oberwolfach, Germany
Co-organizer of Joint COLUMBIA-CUNY-NYU number theory seminar (prior to 06/2017), and BC-MIT number theory seminar.
获得荣誉
2010 SASTRA Ramanujan Prize.(SASTRA 拉马努金奖)
2013 Alfred P.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
2016 Morningside Gold Medal of
数学, ICCM.
2017 Simons Fellowship in Mathematics.
2017 New Horizons in Mathematics Prize(
数学新视野奖)。
2018 New Horizon prize in mathematics.
2018 Invited speaker, ICM, Rio de Janeiro.
2019 Fellow of the AMS
2019 Clay Research Award(克雷研究奖)
2017-12-21“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
人物评价
张伟博士在数学的多个领域,包括数论、自守形式、L函数、迹公式、表示论和
代数几何,通过个人的奋斗和团队协作,取得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就。他的早期开创性研究以及最近的两项重大成果,使他成为了国际数学界的领军人物。(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佛罗里达大学数学教授Krishnaswami Alladi评)
张伟是截至2010年,在国际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年轻数学家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
张寿武评)
张伟,作为
达州市人民的自豪,同时也是在国际数学天空中熠生辉的学术巨星。(达州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