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毓秀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
郑秀(1891年3月20日—1959年12月16日),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法制建设先驱、女权运动倡导者。她出生于广东宝安县西乡乡屋下村(今宝安区西乡街道乐群村),出身于封建官吏家庭。
郑毓秀自幼性格叛逆,15岁就加入了同盟会,成为这个反政府组织的一员猛将。她参与了清末民初的多次暗杀事件,包括刺杀爱新觉罗·载沣袁世凯,虽然未遂,但她的勇气和决心备受赞誉。其丈夫魏道明亦为留法博士,民国时期的中国国民党要人。郑毓秀缘此与政界和上流社会交往频繁。
郑毓秀的影响不仅局限于革命活动。她于1924年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以及第一位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的女性。她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还在法制建设和女权运动方面有着深远影响。1947年,魏道明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郑毓秀随夫赴台。由于政治排挤,1948年郑毓秀夫妇移居美国,从此淡出了政治舞台。郑毓秀于1959年12月16日在美国洛杉矶病逝,享年68岁。她是一名奇女子,纵观其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她一生追求妇女权利与解放,为中国法制建设、中华民族的振兴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史背景
清末民初的中原地区,处在一个多事之秋,不但在政治体制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统中国妇女的地位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近代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在解放妇女方面所作的宣传倡导和实践,像一股清风、一泓碧水,给纤细沉闷的女性世界注入了活力。女学的问世,各种维新报刊的出现,使一些思想先进、文采飞扬的女性们大开眼界,思想上起了巨大的变化。
于是,她们步出闺房,投身到火热的运动中去。这一时期,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维护妇女权利的女权运动高涨,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活跃、才貌双全、勇敢顽强的杰出女性,如秋瑾、陈撷芬、何香凝等炬赫一时的代表人物。在众多的杰出女性之中,有一个集诸多“第一”于一身的女性,特别引人注目。
她曾经是民国政府时期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长与审检两厅厅长;第一位非官方女性外交特使;第一位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的女性;中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律师……这位拥有众多“第一”、可谓开风气之先的女中翘楚,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出色的革命家和女权运动的倡导者郑毓秀。
叛逆少年
父郑文治,是清末户部一官吏。郑毓秀自幼聪明伶俐,其母为了让她有一技之长,常常教她诵读经文。她天性叛逆,对“三从四德”的规训置之脑后。当时裹脚之风犹存,家人忧其不缠脚,将来大脚女难嫁人,然而任凭家人软硬兼施,年仅五六岁的小毓秀死活不让缠脚,家人无计可施只好作罢。
出国留学
郑毓秀年方十三,初涉人事,当她得知祖母在她年幼时,就把她与当时两广总督的儿子定了婚约,颇为不满,毓秀竟亲自写信给男方,解除了这个未经其同意的婚约,为此她惹了一场风波,只好离家出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郑毓秀进入了天津“崇实女塾”教会学校,接受西式教育。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她随姐姐东渡扶桑。在日本期间,郑毓秀接受了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熏陶,认识到要救国,只有反清。次年,经廖仲恺介绍,她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不久,郑毓秀回国从事革命活动。
“郑毓秀是在1914年被迫出国留学的。因为她被袁世凯追杀。”到了法国后,她进入了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大学学习,1924年,郑毓秀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女性第一位获此殊荣者。回国后,她在上海创办了律师事务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这个律师事务所是她同老公魏道明(1901~1978)一起创办的,魏道明1926年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婚后,二人的夫妻店为他们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后来,郑毓秀先后出任过上海地方审判厅厅长、监察厅厅长、上海临时法院院长等职,后任上海法政学院院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她的丈夫魏道明先后出任过多国大使,她的身份也转为大使夫人。
投身革命
孙中山联合海外各派革命党组成同盟会,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清代,从1905年到1908年冬,同盟会已经发动了6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大批革命青年为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保皇党乘机批评革命党的暴力革命,尤其是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是远距离革命家而已。”同时,革命党内也出现了一股“倒孙狂潮”。
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使党内外的怀疑人士重树对革命的信心。汪精卫计划他和黄复生先期抵达北京作好准备,然后由喻培伦陈璧君等人再携带炸弹到北京。
暗杀行动
汪精卫、黄复生两人先乘英国船到天津市。同盟会的郑毓秀专程迎接他们。此时廖仲恺特别写信给郑毓秀,要求她全力帮助汪精卫等人的暗杀活动。双方见面后,汪精卫说:“听说最近北京的火车站盘查得很严,我们这些男人携带炸弹容易引起怀疑,想请你帮我们把炸弹带入北京。不过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炸弹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郑毓秀当即答应:“如果不会爆炸,还叫什么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郑毓秀凭借她的机智勇敢和社交界的名气,以及一位西欧外交官和几位外国朋友的掩护和帮助,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一两个月,郑毓秀多次为革命党人秘密运送军火,传递情报。作为颇富传奇色彩的女性,郑毓秀曾两次参与了革命党人暗杀清廷要员的活动。
刺杀袁世凯
时值辛亥革命爆发,清廷恐惧,为挽时局,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以镇压革命党人。于是,革命党人决定行刺袁世凯。民国元年1月9日(1912年1月9日),革命党人罗明典、张先培得知袁世凯将于翌日早上上朝,于是,郑毓秀、钱铁如、傅思训等十余人聚集商量,决定先暗杀袁世凯,以除革命的真正障碍。根据刺杀行动计划,将刺杀成员分成四组进行。第一组张先培、傅思训、许同华、黄永清、陶鸿源等隐匿于三义茶叶店楼上;第二组黄之萌、李怀莲、李献文在详宜坊酒楼伪装饮酒;第三组钱铁如、曾正宇、杨禹昌、邱寿林等在东安市场前徘徊;第四组郑毓秀与吴若龙、罗明典三人则共乘马车一辆,游弋于东华门、王府井大街之间。各组准备在预定地点同时向袁世凯投炸弹。1912年1月15日,各组已奔赴战斗岗位。郑毓秀突然接到同盟会驻北京支部的紧急命令,放弃刺杀袁世凯的行动。因为最新的情况表明,南北议和的真正阻力是来自爱新觉罗·良弼,而不是袁世凯。郑毓秀连夜行动,根据平时的线索,通知了八位战友,但未接到通知的战友还是按计划实施了刺杀袁世凯的行动。但刺袁未遂,大批军警赶到出事地点,当场捕获了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陶鸿源、李怀莲、许同华、傅思训、黄永清、萧声等十余人。郑毓秀当时在现场,由于她机智勇敢,最终得以脱离现场。当天晚上,袁世凯的特务头子、营务处总理陆建章对抓获的十余人亲自审讯,后来其中七人由郑毓秀去找外国记者出面保释,只有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是在射击时被捕,罪证确实,被立即执行枪决。
行刺良弼
郑毓秀又加入了行刺良弼的第二次暗杀活动。良弼是满族,他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队,是宗社党的核心人物。他坚决反对清帝退位,是顽固守旧的人,成为了革命党的死对头。郑毓秀等接到任务后,吸取了刺袁行动的教训,改变了行刺方法,决定派一人先接近良弼,然后近距离炸死他。
担当刺杀任务的是革命党人彭家珍,其时彭家珍正与郑毓秀的姐姐处在热恋之中,生离死别,郑毓秀的姐姐伤心欲绝。郑毓秀也十分悲伤,但为了革命事业,仍然坚决支持彭家珍的行刺行动。由于郑毓秀等人的周密安排,刺杀爱新觉罗·良弼的行动终于成功。
扬名巴黎
留学巴黎
活跃了几年的郑毓秀忽然发觉,救国救民,仅有热情还远远不够,必须具备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才能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再加上,1914年,获知袁世凯有暗杀郑毓秀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郑毓秀选择了出国留学的计划。她的革命生涯暂告一段落。她在巴黎取洋名苏梅,进入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大学攻读法学专业。学习期间,郑毓秀依旧忙于社交界,是巴黎华人女性的杰出代表。经过3年的刻苦攻读,她于191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巴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她加入了法国法律协会,是该学会的第一位中国人。郑毓秀不但聪明好学,为人热情,且性格温和,风度优雅,能言善辩,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有一次,在法国大学成立中法协会时,她登台演说,面对数千听众,用慷慨激昂的语气,宣扬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以及爱和平、重信义的传统美德,使听众耳目一新。之后,欧洲各国文人、政府都向她了解中国的真相,郑毓秀也因此闻名巴黎,在留法的学生中可算得上一个佼佼者。1918年,郑毓秀受南方军政府吴玉章主持的外交委员会的委派,在法国进行国民外交工作。
玫瑰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出席了和会。郑毓秀因精通英、法两语,被任命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担任联络和翻译工作。郑毓秀当时还是留法学生组织的重要领袖,是组织留学生经常到中国代表团驻地游行、请愿,要求代表团拒绝签字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和会期间,给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郑毓秀导演的“玫瑰枝事件”。在西方列强操纵的巴黎和会上,相关条约不利于中国,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由于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约的压力很大,北京政府便把签字与否的责任推给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团团长、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这使陆左右为难,提出辞职又不准,便装病躲进巴黎近郊的圣克卢德医院。就在巴黎和会签字的前一天晚上,即1919年6月27日晚上,300多名留法学生和华工包围了中国首席代表陆征祥的下榻地,要求他不要在和约上签字。由于郑毓秀出色的辩论和外交才能,她被推举为代表与陆征祥谈判。而此时,陆征祥已接到北京政府的示意,准备在和约上签字。郑毓秀急中生智,在花园里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衣袖里,顶住陆征祥,声色俱厉地说:“你要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过你。”陆征祥不敢去凡尔赛宫签字,保留了中国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后来,郑毓秀还将这根玫瑰枝带回祖国,在客厅里悬挂多年。1924年,品学兼优的郑毓秀终于取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子获此殊荣的人。
社会运动
1920年
郑毓秀应吴玉章邀请,从法国回国,赴四川省宣传男女平权,鼓励女生出国留学。同年12月,郑毓秀与张 申府、蔡元培陈大齐刘清扬等同船去法国,郑毓秀还亲自带了四川女生张振华等6人赴法,为她们筹措旅费,送至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中国到法国留学的学生已达1000多人,其中女生约30余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许多工厂停工,留学生找不到工作,生活十分清苦。当时,郑毓秀结识了一位法国的美籍参议员格儒夫人,郑毓秀请她在一段时间内援助中国留学生向警予等人的生活费。保存的向警予烈士的书信中,有向警予1922年3月14日给中法协会的信,其中多处提到郑毓秀在巴黎帮助她们解决困难的活动。
20世纪初
婚姻自由观念开始抬头,在新思想影响下,一些地区的妇女,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女学生冲破旧风俗,自由择偶,并在城市中举行文明婚礼。为了能让婚姻自由的观念制度化,郑毓秀在南京国民政府立法会中首次提议,将妇女婚姻自主权利写进法律条文之中。1912年3月,唐群英、张汉英等成立神州女界参政同盟会,以实行男女平权,普及教育为宗旨,在各省建立了支部。五四以后,妇女参政再起波澜。1919年,广州军政府外交部任命郑毓秀为外交调查名誉会员,被称为“中国女子参政之先例”。其他各省妇女参政运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当时社会舆论对妇女参政热潮褒贬不一,多数人不支持女子参政,认为“不知法律,不知道德,不知名誉之人,使之参与国政,吾恐参政不已,必得以无穷希望,作非分之要求,名为二万万女子争权,实为十数女子争利,不几贻民国之玷污,而招外人之讪笑乎”。
世俗
一些人虽然认为女子应有参政权,但鉴于政界,主张妇女不应卷入,应更多地致力于社会改革。女子应该先谋“教育平等”,“要求生活技能”,“谋求新的经济”,然后再考虑参政。而从海外留学归国的郑毓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妇女的能力,宣扬了“女子有才才有德”的新观念。1925年郑毓秀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她先后写有《My Revolutionaryyears,the Autobiography of Madame WeiTao-Ming》、《国际联盟概况》、《中国比较宪法论》。《国际联盟概况》于1926年出版,由王宠惠作序,最早向国内介绍了国际联盟的情况,对于开阔国人视野功不可没。《中国比较宪法论》是郑毓秀的博士论文,将中国宪法与外国宪法进行比较研究,意义重大。1926年,郑毓秀与同学魏道明博士在上海法租界开设了一个律师所,执行律师业务,并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律师。同年,郑毓秀与魏道明结为伉俪。以后,郑毓秀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人际关系,积极参与一些重大的社会事务活动,开始扬名上海滩。
工作
郑毓秀除了从事律师工作外,还在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里担任过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1927年,郑毓秀历任上海审判厅厅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江苏政治委员会委员、江苏地方检察厅厅长、上海临时法院院长兼上海发行院院长。1928年,郑毓秀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出任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建设委员会委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于1928年成立,次年1月即指定郑毓秀和傅秉常焦易堂史尚宽林淡秋五人组成民法起草委员会,专门负责民法的起草工作。由此可见郑毓秀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在当时是屈指可数的。抗战期间,郑毓秀曾任教育部次长。1942年,其夫魏道明接替胡适任驻美大使,郑毓秀成了大使夫人,协助夫君开展外交工作。1943年,郑毓秀陪同宋美龄访美,深谙政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夫人称赞郑毓秀“具有政治头脑,不同于历任中国大使夫人”。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的夫人虽不过问政治,但仍和郑毓秀结为知己。1947年,魏道明改任中国台湾省主席,郑毓秀随夫赴台北市。1948年,陈诚取代魏道明任中国台湾省主席,同年郑毓秀夫妇移居美国,从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落寞晚年
脱离波谲云诡的政治中心后,郑毓秀夫妇曾一度困顿迷茫。为求安身立命,她们前往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巴西,从事商业活动。但由于经营不善,外加人脉生疏,郑毓秀夫妇在巴西逗留数年后又复返美国,过着旅居生活。此刻的郑氏夫妇,欲返中国大陆不能,想回台湾,蒋介石又“缓发”他们的通行证。漂泊异乡的郑毓秀,痛感英雄落魄而无用武之地,只好终日聚集朋友搓麻将、叙故旧、忆往昔,消磨时日。1954年,郑毓秀左臂病发,现癌变症状,被迫切除左臂,这对一世英名的郑毓秀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客居他乡、倍感落寞的郑毓秀,晚年疾病缠身,度日如年,于1959年12月16日病逝于洛杉矶,终年68岁。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叛逆少年
出国留学
投身革命
暗杀行动
刺杀袁世凯
行刺良弼
扬名巴黎
留学巴黎
玫瑰枝事件
社会运动
1920年
20世纪初
世俗
工作
落寞晚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