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夏屋庄位于海阳市西北部,隶属于发城镇,距离镇政府驻地约15公里。该村总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0公顷。历史上曾经历多次更名,最终定名为东夏屋庄。
历史沿革
东夏屋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当时合并成为一个村落,得名夏屋庄。清朝乾隆年间,村庄分裂成三个部分,东夏屋庄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最初由姜姓居民建立,原名岭前庄,后来王姓居民迁入并逐渐增多,于是更名为王家庄。1940年,正式改为现名东夏屋庄。1940年2月8日,日军入侵东夏屋庄。1941年7月17日夜,八路军进驻,标志着村庄的解放。1942年至1946年间,东夏屋庄与其他两个村庄共同设立村公所。1958年10月,东夏屋庄独立设置行政村。
行政区划
东夏屋庄位于海阳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20°59′,北纬36°58′。属于发城镇管辖,距离镇政府所在地大约1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为40公顷。适合种植的小麦、玉米、花生、蔬菜、苹果等多种作物。
人口
截至2002年,东夏屋庄村共有94户人家,人口总数为298人。村里有多姓氏居民,包括姜、王、李、纪、张等,其中王姓人口占多数。所有居民均为汉族。
经济
第一产业
东夏屋庄的第一产业发展经历了显著的变化。1955年时,粮食亩产量为150公斤,总产量为4万公斤。到了1978年,亩产量增加到300公斤,总产量达到8万公斤。随着1983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亩产量进一步提升至500公斤。到2002年,亩产量已增至634公斤,总产量达到了19.8万公斤。此外,1994年起,村支部领导村民开始种植苹果树,1998年后鼓励建造蔬菜大棚。这些举措使得2002年的果品总收入达到10万元,大棚蔬菜收入达3万元。当年,第一产业总收入为200万元,其中农业贡献了180万元,畜牧业贡献了20万元。
第二、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东夏屋庄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开始发展起来。2002年,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达到118人,相关行业总收入为320万元。具体来看,工业收入为120万元,交通运输业收入为40万元,商业餐饮服务收入为10万元,其他服务业收入为150万元。
教育与社会事业
文教科技
东夏屋庄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41年解放后,大部分适龄儿童得以接受教育。到1976年,村民们普遍具备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共有44名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
人民生活
解放前,村民平均每年只能获得约100公斤的粮食供给。然而,随着国家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1978年,人均粮食拥有量上升至250公斤。到2002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每人每年634公斤。同时,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手扶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摩托车、电冰箱、电话以及电视机的数量都有所增加。村民还用上了自来水。
村庄建设
建国初期,东夏屋庄内的街道杂乱无章,房屋多为草房,人均居住面积仅为6平方米。但从1984年开始,村庄进行了规划建设,新建了住宅区。到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20平方米。
党政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
东夏屋庄的党组织成立于1941年,王和荣成为第一位共产党员。随后,与西夏屋庄、中夏屋庄一起成立了党支部。历任党支部书记包括冷春福、王和荣、姜杏林、姜沛林等人。1958年10月,东夏屋庄建立了自己的党支部。历任党支部书记还包括王志贤、王和荣、姜庆福、王风起、王敏、王绍云、王建芳。1995年3月,王绍云再次担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当时全村共有党员6名。到2002年,党员人数增加到21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东夏屋庄的行政组织建设始于1942年,当时与西夏屋庄、中夏屋庄组成一个行政村。历任村长包括冷春福、冷忠甲、姜吉通、于芳礼、冷寿臣、王和荣、冷寿常、冷和芝等人。1958年10月,东夏屋庄独立设置行政村。此后,历任行政负责人包括王永华、王和吉、王志贤、王美、姜奎生、王建芳、姜奎喜、王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