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铯
用于红外信号检测设备的氧化物
氧化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铯和氧组成,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是Cs₂O。已知的二元铯氧化物有:Cs₁₁O₃,Cs₄O,Cs₇O和Cs₂O。他们颜色鲜艳。该种氧化铯Cs₂O外观为橙黄色六角形晶体
简介
氧化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铯和氧组成,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是Cs2O。已知的二元铯氧化物有:Cs11臭氧,Cs4O,Cs7O和Cs2O。他们颜色鲜艳。该种氧化铯Cs2O外观为橙黄色六角形晶体。
结构:2Cs-,O2-。离子键
理化性质
灰蓝色 /白色固体,极活泼,易与氧气,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反应。有腐蚀性;吸水性。易溶于水。
中文名称:氧化铯
英文名称: OXIDE
英文别名:Cesium oxide (Cs2O); Dicesium oxide; dicesium (-2) anion
CAS:20281-00-9
EINECS:243-679-0
分子式:Cs2O
分子量:281.8103
化学性质
与水化合:Cs2O+H2O=2CsOH,放热;
与氧化合:2Cs2O+O2=2Cs2O2;
二氧化碳式气枪化合:Cs2O+CO2=碳酸铯
硫酸反应:Cs2O+H2SO4=Cs2SO4+H2O
与氢氯酸(盐酸)反应:Cs2O+2HCl=2CsCl+H2O
反应
铯与氧气一定条件下化合。
可以还原氧化铯中的元素铯,形成的氧化镁是一种侧产物:
Cs2O + Mg → 2Cs + MgOCs2O是具有吸湿性的,与水接触会形成腐蚀性的氢氧化铯
用途
氧化铯可用于红外信号检测设备,如光电阴极的图像增强器、真空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电视摄像管LR科勒描述的第一个现代光电发射表面层在1929-30作为铯上一层铯氧化物层上的银这是一个良好的电子发射器,但它的高蒸气压限制了它的实用性。
制备
铯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生成的是过氧化铯,只有少量的氧化铯和超氧化铯生成。当金属铯被露置于空气中时,它会快速氧化,失去金属光泽,并产生一系列有颜色的氧化物。
氧化铯主要由用铯还原无水氢氧化铯或超氧化铯产生:
2 Cs + 2 CsOH → 2 Cs2O + H2 ↑3 Cs + CsO2 → 2 Cs2O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
皮肤腐蚀 / 刺激 类别 1A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 ——长期危险 类别 2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消防措施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理化性质
化学性质
反应
用途
制备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