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0401班学生,无臂学子,以其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感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四岁那年,张园因不慎触到变压器,而被迫高位截肢。面对如此不幸,小张园用毅力和勇气撑起了自己同年的天空。作为一名残疾人,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张园用自己的双脚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步。最终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文科547分的成绩于2004年走进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0401班。
也许四岁的张园并没有意识到失去双臂意味着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带给他的挑战,使他懂得了自己需要什么。在我们看来无忧无虑的童年,对于张园来说却是一种自我征服,他在那段日子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更加珍惜每一个好心人帮助。
既然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那么就必须学会以脚代手。首先就要学会吃饭,刷牙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可这些对于四肢完好的同龄人尚属不易,更何况他是用脚,难度可想而知。刚开始,他稚嫩的脚趾怎么也不听使唤。这时,隔壁的一位老爷爷提醒他要训练脚的灵活性,先学会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如果能够轻易地从头上扯下一根头发,再做其他的事就容易得多了。就这样,他便开始练习用脚夹头发。起初他连脚都抬不起来,稍微抬高一点就像肌肉要撕开一样痛,更别提夹头发了。不过,他并未放弃,而是更加勤奋地练习,强忍着那钻心般的疼痛,一次次慢慢地脚越抬越高,最后终于能够抬到头上了。可是两个脚趾怎么也夹不住头发,即使偶尔夹住也用不上力,根本没办法扯下来。他坚持练习了几次后,仍没有任何起色,开始有点气馁了,觉得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也曾想到过放弃。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能够比较顺利地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来了。再学习用脚吃饭,刷牙果然简单多了,就这样,几个月下来,他已经基本上可以用脚来应付他的日常生活了。
然而接下来,又一个难题出现在他面前,那就是他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活下去。他母亲坚决认为,读书是他唯一的出路。既然决定要读书,就得先学会写字。写字可不像吃饭,刷牙那么简单,需要脚有相当好的灵敏性和精确度。他虽然能较轻易地夹住笔,可想写出字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尽快学会用脚写字,早点上学,他牺牲了一切空余时间,日以继夜地不断练习。就这样,汗水一次次浸湿了他的衣裳,脚上也磨起了大大的血泡,双脚也累得又酸又胀,他仍然咬牙坚持着。脚上的血泡磨破了,血水都流了出来,流到笔上慢慢凝固了,和伤口粘在一起,不要说写字,即使动一动都很疼,他也不愿意写了。这时,典子刻苦练习的形象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激励着他继续努力,他脚上的血泡磨起一个又一个,茧起了一层又一层,他始终忍痛坚持着。可即便是这样,练习了相当一段时间,却收效甚微。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天,他练得实在太累了,不知不觉把脸靠在脚上,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他惊奇地发现字写得好多了,原来把脸靠在脚上写字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他开始把脸靠在脚上练习写字,没过多久,他便可以用脚写出比较清晰的字了。他实在是太高兴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背着
书包去上学。
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逐渐学会用脚写字、刷牙、洗脸。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加上父母的一路帮助,老师的指导,张园学会了料理自己的基本生活和写字。但还是比较慢,所以张园需要花常人两三倍的时间去学习。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从来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他常常笑着说:“我始终把自己看作正常人,只有面对镜子或在电视上看到自己时才觉得自己有残疾,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已经坚强的走过来了。”的确是这样,凭着对生活的无限憧憬,他赢得了众人钦佩和赞许的目光。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
湖北日报、
湖北电视台、
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他进行跟踪报道,1996年他当选为“武汉市十佳少年”,1994到199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武汉市三好学生”,1998年参与了
中国中央电视台百集纪实剧《好孩子》的拍摄,同年考入区重点高中,2004年高考以文科547分考入
武汉理工大学。进入大学后,张园求学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留,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以自信健康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先后获得校金秋
中国艺术节“校园剧大赛
三等奖”,2004年度首届“理工十大风云学子”,2005年校园“十大阳光之星”,2006年首届校园歌手大赛“校园十佳歌手”,2007年武汉市第四届“残疾人自强模范”。
自大学开始,张园就结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朋友,他的好友见证了他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挫折。但让他们最为佩服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以及那种超然的心态。在张园的脸上从来看不到忧愁,只有微笑;在张园的生活中,没有失败,只有不懈的奋斗。在2006年的校园
北京大学十佳歌手大赛中,张园在舞台上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并不时用右臂仅剩下10厘米的
肱骨向台下的师生舞动,向大家鞠躬。他的勇气赢得了全场最持久的最热烈的掌声。
2007年7月,他自愿参加
武汉理工大学“关注少儿,心系未来”实践队,在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为结对帮扶10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为期一周的家教活动,还把他们带到武汉理工大学开展校园环境游,参观科技馆。以此拓宽少儿眼界,确立奋斗目标,培养科技意识,形成科技改变命运的观念,同时以自己的事迹激励他们刻苦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