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母亲在召唤
1966年建于俄罗斯的雕塑
祖国母亲在召唤(俄语:Родина-母亲 зовёт)纪念碑是纪念二次大战期间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纪念性综合体中的一座主雕,也是世界最高的纪念碑之一。综合体建立于1966年,坐落在俄罗斯伏尔加勒的玛玛耶夫高地上,是伏尔加格勒的主要标志物,从城区、伏尔加河等不同地方都会远远看到该巨型雕像。塑像就在这个高地的顶端,面积1000平方米。它是由世界知名的前苏联雕塑家武切提奇等人设计与创作的。雕塑身高52米,连同右手高举的宝剑,为85米,再加后座共104米。雕像重8000吨,内部有阶梯直通雕像的肩部。
雕像曾于2008年入选俄罗斯七大奇迹。自 2014 年以来,它一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暂定候选者。
简介
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牺牲的先烈,珍惜和平。1966年由世界知名的苏联雕塑家武切季奇等设计与创作的雕塑《祖国·母亲》落成。“母亲”身高52米,连同右手高举的宝剑,为85米,再加基座共104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内部有阶梯直通雕像的肩部,采用的是前苏联典型的写实手法,具有强烈的动势。刻画的是“祖国母亲”挥舞长剑,怒视伏尔加河河岸德军的入侵方向,一边伸手号召,一边激昂呐喊。从雕塑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民对入侵敌人激愤和英勇抗敌的决心和意志。
历史背景
马马耶夫山的战斗
祖国母亲在召唤建立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山(俄语:Мамаев курган)上,以纪念当时所发生的战斗。
1942年9月13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营预计德国第295步兵师将对该地区的战壕和铁丝网进行攻击。随后丘伊科夫斯位于马马耶夫山的第62集团军司令部遭到猛烈炮火袭击,不得向后不转移。1942年9月15日,柏林广播电台报导了对这座山的占领,随后中国工农红军在马马耶夫山和中央车站进行了反击,并夺回部分区域。9月19日,苏联红军防御部队得到了第112步兵师的增援。
1942年9月22日,德军不得不用火焰喷射器重复前进,并向苏联第95和第112步兵团的战壕和土掩体集中冲锋,因为弗里德里希·保卢斯认为这是即将对工业区发动进攻的不妥协先决条件。为此,德国空军第24联队被动员起来提供支援。尽管在晴朗的天气中进行了集中空袭,但红军的战壕无法被摧毁,而红军又以迫击炮火炮火箭发射器的火力作为回应。经过激烈的交火,第295步兵师的第516步兵连和第517步兵连的师慢慢地向南部山坡推进。只有新抵达的第1047、1045和284步枪团阻止了苏联红军的反攻。第516步兵连无法攻破山顶上苏军的防御阵地,而第26装甲掷弹兵团也在西坡阻滞不前。
1942年9月26日,国防军第100猎兵师解救了遭受重创的第295步兵师,并加强了防御力量。
9月27日,马马耶夫山的一半再次落入德军手中,只有东坡由第苏联284步兵师顽强防守,战斗陷入僵局。
随着德国第6集团军于1943年2月2日在伏尔加格勒投降,马马耶夫山岗的战斗也随之结束。据信苏德战争双方有30,000名士兵死于马马耶夫,德军第295步兵师被成建制歼灭。
同意建造
1945 年战争结束后,苏联各地竖起了一些小型方尖碑和纪念牌;然而,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却限制了更大规模的纪念碑计划,他试图将人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新出现的冷战冲突上,到 1948 年几乎禁止公众对战争进行任何观察。
1948 年,苏联艺术学院成员、雕塑家叶夫根尼-武切季奇开始与建筑师雅科夫-别洛波斯基讨论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的计划。该项目打算建在马马耶夫库尔干(Mamayev Kurgan)的山顶上,这是一个在战斗中发生过激烈冲突的坟丘。武切维奇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就开始请求获得设计纪念碑的委托,并直接向包括政治局委员乔治-马林科夫(Georgy Malenkov)在内的苏联高级官员转达了他的提议。在 1951 年 12 月写给马林科夫的一封信中,武切季奇声称他收到了许多退伍军人和战死者家属关于马马耶夫没有纪念碑的询问。
1953 年 3 月斯大林逝世后,马马耶夫库尔干州纪念馆的计划重新启动。1954年3月,部长会议宣布举办 "国家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博物馆 "设计竞赛,其中将包括一幅描绘战役的大型全景画;此时,武切维奇和别洛波斯基已经完成了项目的结构设计草案。1958 年 1 月 23 日,部长会议宣布,"斯大林格勒市战胜德国法西斯军队纪念碑 "的建造工作将由武切季奇领导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该委员会由别洛波尔斯基和艺术家兼中国工农红军老兵阿纳托利-加尔彭科组成。
建造经过
祖国在召唤 "雕像的建造工程于 1963 年 11 月开始。 雕像完全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静压水泥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以前曾为建造莫斯科奥斯坦金诺电视塔俄语:Останкинская телебашня)而开发。 雕像结构的特点是由垂直和水平隔膜组成的内部框架,形成 3 米(9.8 英尺)宽、3 米深、4 米(13 英尺)高的单元。外部表面是一层钢筋混凝土膜,厚度在 25-60 厘米(9.8-23.6 英寸)之间。施工时,每隔 50 厘米(20 英寸)将混凝土浇筑到塑造垂直隔膜的模板中,待每层混凝土硬化后再继续浇筑。由于空间狭小,工人们使用小型振捣器来沉淀混凝土、消除气穴并确保浇筑均匀,同时采用人工作业。 每4米高的部分都用水平隔墙封顶,作为下一部分的地基。雕像的头部、手臂和围巾是单独浇铸的,使用悬臂连接件和大型钢螺栓连接,金属剑固定在右手上。雕像的稳定性将由一个复杂的钢拉索系统来确保,该系统由结构内部的地震和气象仪器监测,以抵消风力。地面振动、表面温度和湿度数据将通过雕像头部的无线电发射器传送到接收器。雕像内部的通道可以进行内部检查,而外部则可以进行目视检查。
最初,施工人员的工作重点是组装用于支撑内部隔膜的金属框架,然后焊接外部隔膜的钢筋,并制作雕像表面的石膏模具。1963年年中,混凝土基座已经浇筑完成,到 1963 年底,披肩碎片和空手也已制作完成并安装到框架上。然而,由于气温降至零下,进一步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被迫停止,直到春季才得以恢复,但是原计划是要求在 1965 年 7 月 1 日之前完成这一阶段的施工。
尽管最初的预测是在 1965 年 11 月完工,但施工时间却延长到了 1966 年夏末。这一延迟的部分原因是雕塑的地基和周围土壤的稳定性出现了问题,促使地质调查发现了最初调查中的几个关键缺陷。例如,对马马耶夫库尔干地基的检查只进行到 9 米(30 英尺)的深度,而不是至少 46 米(151 英尺)的必要深度。此外,没有测量土壤在雕像重量作用下的压缩性,也没有考虑渍水粘土的膨胀可能对地基造成的影响。没有对潜在的地下水源进行全面评估,也没有对土丘斜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测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努力和费用;1966 年初,官员们得出结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将埋在土丘内的所有供水管道和蓄水池迁移到距离雕像基座至少 273 米(896 英尺)的地方,以改善雕像周围的排水系统。 然而,由于这些调整,以前位于山顶的几座坟墓必须移走,广场的面积也必须缩小,而《祖国的悲痛》雕像和万神殿因其自身地基问题而取代了《全景》雕像。类似这样的补救工作一直持续到 1967 年,但挑战依然存在。
1966 年 5 月,工作人员将重达 14 吨、长 28 米(92 英尺)的宝剑吊起并固定在雕像的右手上。剑由不锈钢制成,并由钛板支撑。然而,到 8 月下旬,强风揭示出剑及其锚定结构受到的横向力没有得到准确计算。人们观察到剑尖在两个方向上摇摆了近 1 英尺(0.30 米),对连接剑臂和金属框架的连接处的完整性造成了威胁。这样的摆动导致该区域周围的混凝土表面出现明显裂缝。为此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进行进一步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需要更换现有的剑,并采取了临时措施,包括在现有的剑上凿洞并加固连接处,直到可以实施永久性修复为止。
1967 年 2 月,部长会议要求在 10 月 15 日十月革命 50 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纪念碑建筑群的所有剩余工程。工人们在整个春季和夏季都在努力赶工,完成了主纪念碑基座周围的土堤,搬迁了剩余的漏水灌溉管道和蓄水池,加固了剑身,在整个建筑群安装了音响和照明系统,并安装了最后的雕塑和景观元素。最后一个主要障碍来自万神殿的复杂性,1967 年初,当施工人员在万神殿内墙贴马赛克时,他们发现玻璃砖的颜色不一致,导致明暗部分交替出现棋盘格状的外观。在巨大的完工压力下,工人们没有将玻璃砖集中起来以确保一致性,而是随到随贴。距离预定的开放时间只有四个月了,武切季奇紧急寻求官员的干预,以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补充玻璃很快就被生产出来并交付使用,当地驻军的几百名士兵也被征召协助施工。施工人员辛勤工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万神殿马赛克墙壁的铺设,为建筑群的开幕揭开了序幕。完成后,整座雕塑从基座底部到剑顶高 85 米(279 英尺),建成时是世界上最高的雕像,现在仍是欧洲最高的雕像。
纪念碑的落成典礼于 1967 年 10 月 15 日举行。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来到马马耶夫,还有来自官方新闻机构的记者,包括《消息报》和《真理报》的记者,他们大篇幅地报道了纪念碑的规模和意义,称其目的是向伏尔加格勒保卫者的英雄主义致敬。武切季奇以及工程师和建筑工人为该项目做出的贡献受到了赞扬,记者们将他们的努力与保卫城市的士兵们的努力相提并论。
雕像体积
《祖国·母亲》为钢筋混凝土浇注,面积1000平方米,高85米,重8000吨,其中身高52米、剑长33米,剑重14吨,由不锈钢制作,为了减少风的阻力,剑的上面做了许多孔洞,是一次力学在大型雕塑上的成功运用。
雕塑广场
誓死保卫广场
一座17米高手握自动步枪的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石雕,像一面墙横卧在面前,表现出英雄战士的勇敢、坚定和与敌人血战到底英雄气概。喷泉中树立的是反坦克手雕像,13米高,赤裸的上身,挺直的身躯,左手提冲锋枪,右手握反坦克手雷,导火索已经点燃,正要投向敌人的坦克,他目光坚毅,视死如归。宽敞广场两边是再现战争场面的浮雕“残垣断壁”,出征、宣誓、拼死杀敌的浮雕,广场音响传出的枪炮声、呐喊声、飞机的轰鸣声,还有战士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英雄广场
广场一侧是6组英雄雕像,一侧是刻有中国工农红军战士誓言的旗状围墙,几十米长旗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飓风吹拂着他们的面庞,但是他们始终昂首向前……”另一侧是由真实事迹雕塑的英雄人物,有身负重伤抢救战友的指挥官,有冒着枪林弹雨背负伤员的护士,有让入侵者望风丧胆的神枪狙击手,还有怀抱身亡幼子的母亲。
哀悼广场
广场一端是圆形的阵亡将士纪念大厅,碑石环绕的大厅中央,一只高举长明火炬的巨手,为雕像“永不熄灭的火焰”,卫兵肃立护卫,音乐低回哀婉,周围墙壁上悬挂着写有7千名阵亡将士名字的红旗。飘带上写道:“我们是普通的人,我们当中没有人生还,但是在神圣的祖国母亲面前,我们完成了爱国者的使命。”广场的另一端是大型雕塑“忧伤的母亲”。母亲抚抱烈士,欲哭无泪,悲痛无比。纪念大厅和“忧伤的母亲”的雕塑,分立在主题雕塑“祖国-母亲”的左右下面。
形象
这是一个愤怒的母亲形象。她正一脚前跨,急剧地转过身来,挥动着手中的长剑,好像在向自己的儿子发出“保卫祖国”,“保卫母亲”的庄严号召。那波浪般的衣纹和掉落在肩上的头巾,更加强了这一动作的急剧性,充分表现出母亲的愤怒、决心和正义者必胜的坚强信念。长30米、钛金属的剑,在阳光照射下放射出璀璨光芒,更增添了壮美气氛。
作者介绍
“祖国-母亲”雕塑是杰出的雕塑家武切季奇·叶夫盖尼·维克多诺维奇的巅峰之作。这位雕塑家的雕塑作品以三件都以剑为象征的作品最为著名,它们分别是:解放柏林的“苏军战士纪念碑”(1946-1949),“化剑为犁”(1957)和“祖国-母亲”(1967)。它们又被人们成为“三柄宝剑”而享誉世界。20世纪80年代,苏联把“化剑为犁”赠送给联合国,树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的广场上。
标志物风波
2012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保卫战70周年,伏尔加格勒市(前斯大林格勒)有人建议取消“祖国母亲”雕像作为该市标志。这一建议引起轩然大波。俄历史学家舒宾表示:“你可以在T恤衫上印其他标志物,但如果你想用新标志取代象征着国家历史和英雄主义的雕像的话,那我只能说,你智商太低。”遭到社会各界强烈批评后,市政府不得不向全市居民和全国老兵道歉。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马马耶夫山的战斗
同意建造
建造经过
雕像体积
雕塑广场
誓死保卫广场
英雄广场
哀悼广场
形象
作者介绍
标志物风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