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学》是2007年2月1日
高教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李如龙。本书主要介绍了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方言分区、语音系统等。
《汉语方言学》是2004—2005年度教育部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汉语方言学》分13章,论述了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方言分区、语音系统、字音系统、词汇差异和词汇系统、语法差异,尤其注重了汉语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词汇比较研究、语法的描写和比较研究、汉语方言与历史文化研究和汉语方言学的应用研究。《汉语方言学》立足于方言的比较,兼顾历时与共时、内部与外部,以理论总结为主,也注意了应用,反映了20世纪汉语方言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水平。
大约是1980年左右,我在台湾大学开“汉语方言学”的课,主要的参考书是
袁家骅的《汉语方言概要》,那时候我就想应该有一本《汉语方言学》的专著作为课本,这本书应该有什么内容呢?既用了“学”字,自然要有严密的系统,对于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应该作一个概况性的说明,在若干相关问题上也应该有深入的讨论。但是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写这样一本书呢?这个人既要有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对各大方言有深入的了解,否则言之无物;又要有深厚的理论背景及对汉语史的认识,否则只能谈共时的现象,无法跟传统的学问接轨。这个人还要在做研究的同时,有兴趣写通论性的书。等了二十年,当
李如龙先生把他的《汉语方言学》的书稿给我看的时候,我发现终于让我等到这样的一个人写这样的一本书!他要我写一篇序,这是给我
莫大的荣誉,当然欣然同意。
汉语
方言的差异古已有之,对于方言的研究可以推到汉代
扬雄的《方言》。Paul serruys和
严耕望分别研究《方言》的结果都是把汉代的方言分为六区。从汉代的六个区如何演变为今天各大方言的面貌,是很有意思但也不容易掌握的课题。这就牵涉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本书第二章),也要讨论语音、词汇、语法的历时比较研究,在本书中都有专节加以详尽的检讨。
我们常说在讨论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时候,以往都以印欧语为主,很少引用汉语的材料。
王士元先生在《语言变异和语言的关系》(见于《
汉语研究在海外》)一文中,提出他的希望:“中国语言学将不只是吸收普通语言学的成果,还要为普通语言学作出重要的贡献,丰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有助于确定普通语言学的发展方向。”李先生的这本书无疑是向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在“方言系统的整合”的一节里,他提到“叠置式、覆盖式、混合式、蜕变式”的不同,在“汉语方言的异读系统”中,他讨论了“文白异读、别义异读、音变异读”。在“方言与历史文化关系的微观研究”中,他指出“风物词语、习俗词语、观念词语”的特征。这都是汉语方言特殊的地方,值得研究普通语言学的人参考。我希望在这本书问世后能有人翻译成英文,使这本书的结论能够让讨论语言学理论的人引用。
20世纪80年代里,在汉语方言学的领域耕耘多年的几个老朋友先后都带了研究生,由我提议,大家合编了《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作讲义。经过几年的周折,这本书作为大学文科教材于1991年由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有了它,给本科生开方言调查课就方便多了。然而不久就感到,要引导学生上路研究方言,这本书的内容还不够用,尤其是带博士生时,总还得讲一些课,又感到缺乏合适的教材。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九五”期间高校重点教材计划时,我申报了编写《汉语方言学》的项目,很快就批下来了,我也便动手把好些年来的各种讲稿作一番整理,断断续续写了一些章节。
不久,我就感到这本书不容易写好。因为近几年来正赶上汉语方言学的大丰收时期,反映方言事实的大型著作、大规模的调查报告一部部出版了,一些体现新观点、新方法的论著以及总结一个世纪的成就和经验的论文也先后涌现。现在来编教材,对这些新成果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然而要了解它、评判它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只好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广泛涉猎这些新成果,从中吸取营养来充实和调整自己的理论思考,尽量做到既不脱离现实,也避免把自己的特点磨光,努力走近学科的前沿。经历了三个寒暑,已经到了世纪之交,再作进一步的推敲,还有许多事可做,现在煞车交卷也算是个时候。到了新的世纪,应该有更好的教材来代替它。当老师的就怕成了“教书匠”,拿自己的手艺当标准,只知道要徒弟们一锯一刨地模仿、一成不变地传承。我想老师应该是一名“渡伯”(
闽南语指渡船上的艄公),教材只是一艘“渡船”,在学科的江河湖海里,渡伯用渡船把乘客从一个码头送到另一个码头,就算完成任务了,再给他们指个路向,自然更好。一部教材很难成为人们终生受用的指南针,也不可能是包医百病的万应灵药。学术的道路上必定会不断地出现新的障碍、新的领域,一代代的新人都必须自己去排除障碍,自己去探索、去开拓新领域。事实上,每一代学者在学术的道路上都总要比他们的老师走得更高、更远。若干年后,一部教材能引出另一部更好的新教材来,这是每一个编教材的人都应该感到欣慰的。
李如龙,教授,
厦门大学中文系语文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1997年起任国务院第四届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80年代以来为
中国语言学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应用语言学会、
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
国际客家学会理事。